|
|
「米」型人才的培育 觀看數:6681 人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曾說過一句話:「員工是公司的資產」,我呢,則認為人是社會的最大資源。因為有「人」才有「事」的形成,所以為什麼稱之「人事」,意味者凡事必須先處理人的問題之後,才有利於事的解決。所以常常在處理事情時,如果先以事的原則來處理,總是會比較棘手,也會比較複雜。
既然人是社會的資源,就應該加以有效的培訓、整合與激勵,創造人力的新價值。個人因為長期擔任職訓培訓、教育、評審、評鑑及輔導,所以體會特別深,也特別有感觸。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長期以來,一直在宣導所謂「米型人才」的培育。所謂米形人才意謂著人必須提昇至多元價值化的領域,除了最重要的基本專長深耕之外,更要有品格、感恩、分享、市場、經營、創意、積極等的領域養成與觀念,才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再生與發揮,同時有助於對整體社會價值的附加產生。
前幾年在大陸的公民營企業輔導人力資源,即導入此概念,很被接受與認同,並協助創立「人才港」,進而極力在推廣中,提供全大陸各項產業的人力資源。這些人才即依據我當時所提供的「米型人才」作全面培育及養成。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面對競爭激烈、同質化的環境,要就業、創業的確是不容易了,尤其是沒有高品德觀、特殊專長、多元技能、靈活應變的人,那更是不用談了。因為現在的職場環境、工作型態、經營策略、就業與創業市場已經是不一樣了,除了要有更創新的認知與充實之外,同時還得培養成為「米」型人才,才會具有差異化與競爭力。
何謂「米」型人品人才:
一、「I型」人才:只具備單一的專長與技能,是最容易被取代,也是最沒有競爭力的人。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二、「T型」人才:屬於通識型的人才,除了具備基本專長技術之外,還必須要具備一些可以溝通、發揮與靈活運用專長的智慧與知識。
三、「π型」人才:除了具備前述專長、通識之外,更要具有整合資源的概念與能力,也就是要懂整合與善用既有的各項資源。
四、「大型」人才:除了具備前述基本要素之外,要能隨時行銷自己、展現自己、創造自己的價值與特色。
五、米型人才:除了前述基本要素之外,要比人更有品德、創意、執行力、宏觀與遠見的格局,並善盡一點社會責任。
無論如何再忙也是要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