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天補肝,夏天補心,長夏補脾,秋天補肺,冬天補腎
 

觀看數:6859 人

[原則]辯證施補進補,包括藥補、食補,祖國醫學講究“藥食同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存於世,比較係統

 


春天補肝,夏天補心,長夏補脾,秋天補肺,冬天補腎 觀看數:6859 人

 

[原則]辯證施補
進補,包括藥補、食補,祖國醫學講究“藥食同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存於世,比較係統的藥膳相關典籍有88種,衛生部2002年公布的藥食同源品種有88個,約占常用中藥飲片數的18%。
我國最早收載補藥的典籍是《山海經》,載補藥4種。分別有令人“善走,不夭,不忘,多力”之功。公元前722年問世的《黃帝內經》提出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的觀點,確立了食療組方的理論依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隨後,人們在長期探索中得出進補原則:春天升補,夏天清補,長夏(三伏天)淡補,秋天平補,冬天溫補。換種說法,即春天補肝,夏天補心,長夏補脾,秋天補肺,冬天補腎。
在冬季為順應天寒地凍、萬物伏藏的規律,人體養身保健就必須懂得“養精閉藏”,即不但要攝護秘藏人體原有的精氣,還要依靠藥物和食物來補充積聚精氣,養精蓄銳,以期來年有更強壯的體力,更充沛的精力,這些正印證了民間“三九補壹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要略]虛不受補
有人病後體虛,買回很多補品,如人參類(紅參、白參、紅白參須、西洋參、高麗參等)、鹿茸、阿膠等,但吃了這些補品後,感覺腹脹不適,食欲更差,大便變得稀塘,這是為什麽?這就是中醫說的“虛不受補”。
也就是說,患者體質虛弱,脾胃功能不足,消化力差,貿然服食過多補藥,不僅不能增強體質,反而增加脾胃負擔,不能進行有效的消化與轉運,產生食欲低下,腹脹中滿,水穀精微不能吸收,致大便瀉下等癥。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因此,科學掌握辯證施補原則意義重大。進補前,必須先了解自己是陽虛還是陰虛,寒體還是熱體,再來確定是補心、補肺,或者是補肝、補脾、補腎等。
補藥是用來消除虛弱病癥的,具體運用時,首先要辨明是哪個臟腑氣血陰陽虧損,正邪力量對比,是否有實邪,消化功能如何,補身體需要壹步壹步的來。
其次,對壹些腸胃功能不佳,濕熱很重的人(應去醫院),醫生會先給予壹些芳香化濕的開路藥,使其腸胃中的濕熱得以清除,腸胃功能恢復,吃東西不覺得脹滿,才能進食補品,且根據個體體質情況,在補陰、補陽、補血之品中,加入適量的補氣與理氣之品(補虛不忘補氣,補氣不忘理氣),方能消除脹滿,產生好的效果。
 

[訣竅]辨病施補
補,顧名思義因虧而言,補充體內不足,健康人當然沒有必要進補。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虛者補之,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陰虛者養陰,陽虛者助陽,這就叫辨病施補。
補氣要重脾胃。氣虛有脾胃氣虛和心肺氣虛幾種類型,中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補藥的藥效產生,首先要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才會施布於全身。
補血不忘補氣。中醫講究氣血相連,“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從而有著“氣能生血”的觀點,所以補血必須補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加之補血藥物的效用產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當歸補血湯”用當歸補血,配上黃芪補氣以生血即這個原理。
養陰宜用清補。陰虛的表現多見熱象,即內熱,如舌紅、口渴等,養陰藥物大多屬於涼性,既滋養陰津,又能清熱。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還會進壹步加重陰虛。
助陽適宜溫補。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陽虛的表現多見寒象,即外寒,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陽藥物大多屬於溫性,既可振奮陽氣,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會使陽氣更虛,寒象愈顯著。
另外,如果氣血兩虛,可以氣血雙補,陰陽兩虛,也可陰陽並補。還需註意,從補藥的效力來看,有峻補和緩補之分,峻補類藥物如人參、鹿茸等,藥性峻烈,應該遵醫囑,並嚴格控製劑量。進補的原理爛熟於心,還怕來年不能“上山打老虎”?
小知識
 

常用的七種補品
人參類:白參或須,甘微苦,平,歸脾、肺、心經;紅參(高麗參)或須,甘微苦,溫,歸脾、肺、心經;西洋參,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均能大補元氣,生津安神,補益肺脾。主治虛脫垂危,崩漏失血,心悸失眠及壹切元氣虛弱、虛氣津少等癥。
黃芪:甘,溫;歸肺、脾經。補氣健脾,固表止汗,利水,托瘡。主治表虛自汗、氣虛內傷、脾虛泄瀉、浮腫及癰疸等癥。
阿膠:甘,平;歸肺、肝、腎經。滋陰潤燥,養血止血。主治虛勞咳嗽、肺痿、吐血、便血、婦女崩漏及陰虛心煩、失眠等癥。
銀耳:甘、淡,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大便幹結、口幹舌燥諸癥。
甲魚:甘,平,歸肝經;滋陰除熱,消結軟堅。主治陰虛勞熱、骨蒸、癥瘕積聚、盜汗及脾腫大等癥。
鹿茸:甘、鹹,溫;歸腎、肝經;助腎陽,補精髓,強筋骨。主治陽痿、遺精、腰膝酸痛、宮寒不孕、尿頻尿多及小兒發育不良。
蛤蚧:鹹,平,歸肺、腎經;補肺益腎,納氣定喘。主治虛勞咳嗽、腎虛陽痿。

 

冬季多喝蜜少吃薑
營養學家提出,冬天要多喝蜜,少吃薑。這是什麽道理呢?因為,冬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幹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為了適應這種幹燥,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以緩解幹燥氣候對人體的傷害。
我國古代醫學家提供了壹條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水分就不容易流失了。這種方法,與我們現代醫學中的補充生理鹽水是壹個道理。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即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現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
此外,冬季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幹燥對人體的危害。

 

四十不補五十受苦
中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壯年之後,女性是42歲,男性是48歲,人體的陽氣升發活力有所下降,便會出現壹個生理性的消降過程,此時若不及時補充,人便會很快衰老。
醫生治病的時候,總會想方設法幫助病人恢復“本來面目”,即生病前的狀態。同樣,要補陽氣,首先要弄清它“本來面目”——“純陽之體”。
古人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因為小孩子精力最充沛,哭叫壹整天嗓子都不會啞,可以整天地笑,也可以壹天到晚玩耍遊戲都不覺得累。而且,小男孩在沒有任何欲望的情況下,陰器會勃起。中醫認為,這說明小孩腎氣充足。陽氣衰敗的人,根本做不到這樣。

 

夏補陽氣 冬不生病
陽氣宜在春夏季節補。中醫養生原則是“順應天然”。夏季外界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盛的時候,所以壹些慢性病在人體充足的陽氣抵擋之下,減輕了。而到了冬天,外界陰氣重了,人體的陰氣也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隨之變弱,慢性病就會“卷土重來”,變本加厲。中醫的“冬病夏治”就是在盛夏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得更旺,以便秋冬抵禦疾病的侵襲。這也是中醫壹直強調的“養生,要順應天然”的觀點。

 

《內經》裏的夏日固陽原則
夏天補陽的方法有很多,《黃帝內經》給出了壹些基本原則:“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也就是說,夏天時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夜臥早起)最好晚上11時前入睡,次日早晨六七時起床;不要怕熱、怕陽光,適當曬曬太陽,少吹涼風(無厭於日);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經常發怒(使誌無怒)。
中醫專家論陽氣

 

“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藥品補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從養護陽氣、驅除濕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陽氣,就是開啟人體自愈大藥、抵禦病邪的不二法門。”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陽氣耗盡,生命也就消失。
 

陰陽在人體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各有側重,陰氣主要反映物質的壹面,表現人的精氣神,而陽氣則突出反映能量,表現為各臟腑的功能狀況。陽氣足,則臟腑功能好,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就問題多多。
 

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負責抵製壹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只要能從“陽氣”兩字下手,那麽大部分的現代病就不會困擾人們,壹切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溫床。
 

日常固陽要點

少食冷飲:夏天多酷暑難耐,此時人們喜歡喝冷飲,吃寒涼食物,但這樣做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飲、冰鎮啤酒和瓜果,喝水以溫開水為宜,以防止陽氣受損。多吃溫補食物如肉類食物,紅棗、枸杞、當歸等。
 

適當運動:夏天外界陽氣最旺,這時多到戶外活動,可以吸收自然界陽氣精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但如果運動過度,就會導致大汗淋漓,這樣也易損陽氣。
 

保暖避寒:有些人壹到夏天,就整天不離電風扇或空調。但過於貪涼,寒涼之氣就會從人體皮膚、毛孔侵入人體,易傷肺衛之陽氣,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乘虛入侵。
 

推薦固陽妙招

按摩湧泉穴,振奮壹身陽氣:中醫認為,“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壹個人體重要穴位——湧泉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顧名思義,湧泉,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也可每天晚上洗完腳後,按摩湧泉穴15分鐘左右,或按摩人體其他的保健穴位如足三裏、關元、命門等,對健康都大有脾益。
走路壯陽:走路的確也可壯陽,實際上,走路和足浴的保健功效,主要是通過湧泉穴起作用。路況不需特別講究,也不必非要挑鵝卵石路,壹般的路面即可,每天走半個小時的路,也可以固護陽氣。
 

中醫說,“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夏季是壹年裏陽氣最盛的季節。隨著氣溫上升,涼茶、冷飲、空調都流行起來。在降溫消暑的過程中,稍不註意就很容易傷了陽氣,導致腹痛腹瀉、感冒發燒、關節疼痛,甚至全身酸痛等疾病發生。在南方,從5月份到10月份氣溫都比較高,夏長冬短,人體耗散陽氣的時間和機會多。如果此時不註意保護陽氣,肆意貪涼,那就更加讓人因為消暑而患病。
 

四大傷陽之舉需留意: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在陰涼處喝冷飲來消暑,由於夏季人體的陽氣浮於外而虛於內,稍有不註意,就有可能讓暑濕入侵人體,因此,在消暑過程中,有四點需要註意。
 

冷飲:適當地吃雪糕、喝點兒冰鎮啤酒,喝綠豆湯是消暑的壹種方式,但不要過度,否則阻遏體內陽氣,會出現咽喉疼痛的感覺,甚或耗傷陽氣而生病。尤其是綠豆屬於寒濕之品,尤其不能吃太多。比如脾虛的人,喝幾碗綠豆湯就咽喉痛,或者腹痛,很有可能就是損傷了陽氣。
 

空調:夏天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出汗很多,毛孔張開,要是貪涼,比如出汗後就吹冷風或者空調溫度太低,人體衛氣不固,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在空調房裏,最好也披壹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專家指出,壹般室內空調溫度與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調溫度在26℃即可。如果本身體質虛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長袖衣服,以免空調的涼氣從肌膚入侵而生病。
 

水果:吃西瓜等冰鎮水果是常見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從冰箱裏拿出來的西瓜,濕氣重,損傷脾陽。
 

涼茶:廣東人有“熱氣”的說法,吃點熱性食物(如燒烤、油炸、荔枝等)後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臉上長痤瘡等,都是熱氣的表現,便自行服用各種清熱瀉火藥或喝涼茶。專家指出,壹般涼茶性質寒涼,體內有熱時可以清熱,無熱時則易傷陽氣。
體質虛寒可試穴位艾灸:陽氣不足,經常怕冷、手腳冰涼的虛寒性體質者,在夏季最好能夠進行“溫陽”療法,比如穴位艾灸、拔罐、熱療來防治疾病,護陽氣,補中益氣,改善臟腑陽氣不足的狀況。

 

在夏季,經常對穴位進行艾灸可以很好地起到保養陽氣的作用。像足三裏、神闕穴等部位,既好找,治療起來也很有效,足三裏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脊外側壹橫指處;神闕穴,即肚臍,位於臍窩正中。艾灸這些穴位可以直接溫養五臟六腑。
 

足三裏這個穴位是強身健體的穴位,除了艾灸,平時也可以按揉此穴,持之以恒,可增強體質,防病健身。另外,像肚臍這個部位特別需要保暖防風,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能有衣物遮蓋,不要暴露肚臍。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春天補肝,夏天補心,長夏補脾,秋天補肺,冬天補腎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