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何須雄辯?聰明人,就該得饒人處且饒人
|
|||||||||||||||||||||
1曾經,我以為論長短,爭對錯!是我的理直氣壯,但後來,我才發現這是〝雄辯症〞,又花了很長時間才克服“語欲勝人”的毛病。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和一個同學一起報名了院杯的辯論隊,本來興趣缺缺,卻在看過幾場比賽後,興致大增。 可惜幾場選拔下來,實力不足,銘謝惠顧的同時還染上了“辯論賽後遺症”。我沒機會上辯論場,可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好像都成了我的辯題,只要被我揪住,一定要辯出個是非對錯。 我像辯論隊的選手一般,質疑、反駁、尋找漏洞,我攻擊、詭辯,總想壓別人一籌。
仗著口齒伶俐,總是不依不饒、咄咄逼人,就像一隻好鬥的公雞,逗贏後還特別趾高氣昂。 沒有人喜歡輸的感覺,也沒人喜歡當眾被質疑和反駁,結果可想而知,我這隻公雞,身旁連顆蛋都沒有,那段時間是我長這麼大,人緣最差的時候。 可是,我依然不自覺。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一段話:“真正的說理用途和目的在於獲得關於事物的正確觀念,對事物作出正確判斷,區分出真與假、是與非,並依此行動。” 我開始反思自己,辯論賽的成立,是因為有賽制與輸贏,將那一套拿到平時的討論交流中,拿到日常人際交往當中。
身邊的人不但不覺得我厲害,反而覺得我自以為是、偏執狹隘。 也對,生活中哪來這麼多輸贏?在言語上勝過別人,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外,可說是兩邊都沒好處! 我們應該為了真正的知識而討論,而不應該為了壓倒他人而討論。真正的思想交流者應該是謙遜的,他們積極尋找共識、樂於承認不足。 對他們來說,駁倒他人不是最重要的,獲得一種更清晰的認知才是更有價值的。 2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不僅妨礙正常的思想交流,更是職場和親密關係的殺手。
蔡康永講過一個職場故事。一個一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滿腹經綸、辯才縱橫,每次部門開會,上司問到他的意見,他都侃侃而談、很有想法,上司們很欣賞。 可惜同事都不喜歡他,需要協調事情的時候,別的部門的人很少願意配合他,同部門的人也不太願意陪他衝鋒陷陣。 他其實很優秀,但問題是,他喜歡在智商上、口才上、能力上碾壓別人。當他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老是把對方講到啞口無言。
口頭上吃過他虧的人,都盼著他出洋相。 在親密關係中,就更沒有勝利者了。兩個人戀愛、結婚,可以吵架的地方太多了,從擠牙膏應該從中間擠還是尾端擠、今天誰洗碗、可不可以查看對方的手機,到工資怎麼花、婆媳怎麼相處、孩子怎麼教育,都可能產生分歧和矛盾。 如果雙方不是建設性地協商問題,而是非要爭個誰對誰錯,隨便一件事都可能在家裡掀起“腥風血雨”。 蘭蘭是我的閨蜜,每次和男朋友吵架,她都要逼到對方低頭認錯為止。
可偏偏他男朋友是個認死理的人,喜歡和蘭蘭就事論事講道理,一定要說出個是非對錯來。 這樣的兩個人湊在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動干戈。吵架的結局經常是:男方:好好好,全都是我的錯,行了吧?女方:什麼叫“行了吧”,你這是什麼態度?男方:我都認錯了,你還想怎樣?有完沒完?!女方:你竟然敢吼我,你再吼一次試試! 最後,兩個人以分手告終。在一段親密關係裡,最可怕不是吵架,而是總想著戰勝對方、吵贏對方,證明自己正確,爭了面子輸了裡子,這又何必呢?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對方,容易製造一種雙方對抗的溝通氛圍。溝通的目的是要建設性地解決衝突,如果兩個人處於對抗狀態,所謂溝通就成了破壞性的了。 3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呢?這是我們的天性,我們天性喜歡勝過別人。相比處於下風,我們更喜歡在各方面佔上風;我們天性喜歡別人認同自己,當有人反對或質疑,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維護自己,用自己的聲音壓過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可是,這種慾望卻在談話中把我們拉得越來越遠。 它常常讓我們忘了溝通的真正目的,忘了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 溝通,至始至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增加問題如果你碰到這樣一個人,在不傷害原則的情況下,不妨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聰明人,就該得饒人處且饒人。 參考來源:https://horo88.cc/3410/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33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