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覺察與覺醒 一個覺醒的人,他的名字就叫佛, 一尊迷失的佛,他的名字就叫人。

 

要踏入生命潛能之旅,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覺察有兩種形態:一是Insight,譯為“洞察”;另一種是Awareness,譯為“覺醒”。洞察是一種頓悟、一種很客觀的覺察,是一種“啊哈!...

 


覺察與覺醒

一個覺醒的人,他的名字就叫佛,
一尊迷失的佛,他的名字就叫人。
要踏入生命潛能之旅,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覺察有兩種形態:一是Insight,譯為“洞察”;另一種是Awareness,譯為“覺醒”。
洞察是一種頓悟、一種很客觀的覺察,是一種“啊哈!”的經驗。人類本質存在一種想要從所有資訊裡,理解並整理出一個自己能夠了解、也能積極參與的世界,然後再去說明、解釋這個世界所有的現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樣的本能、這種了解與洞徹,我們稱為洞察,它是屬於理性的、頭腦的、思想的。

另一種是“覺醒”,它是一種複蘇。換句話說,它是我們內在、皮膚以內的世界,也是情感的、感官的、情緒的世界。例如當身體感覺有一點疲倦,你就停下來開始“洞察”,尋找可能的原因,也許是三天前感冒還沒有復原,也許是這幾天的工作太累了,也許是昨夜沒睡好,所以現在感覺有點累。這是屬於頭腦層面的理解,我們就稱為“洞察”。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覺醒”則是,當你覺得累的時候,在那一剎那,就全然去感覺那個“累”,與自己的“累”在一起,然後讓這個“累”佈滿全身的每塊肌肉、每個細胞,整個人或許會垮下來,甚至連一聲“我好累”都懶得說,整個人都被疲倦所席捲。這個時候你的“累”甦醒了,這就是“覺醒”,換句話說,它是伴隨著情感和感覺的一種覺察。

為了讓讀者更明白這兩者的差別,我們列舉兩位在自我成長和修行這條道路上知名的人物,就會更清楚知道它們有什麼不同。我認為釋迦牟尼與濟公是這兩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釋迦牟尼是全然的洞察,他很客觀地觀照這個世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洞察本身就是一個觀照,讓自己從事件中完全跳開,自己就是一個全然的觀照,客觀地看這個世界發生的所有事件,甚至包括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它是一種成熟的智慧,不帶任何判斷、不去分別是非、只是“如其所是”地看這個世界,看所有發生的一切。

自己本身不存在,跳開來看是洞察最明顯的一個特徵。而覺醒則剛好相反,例如濟公,他活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個發生里,和自己的情感、感覺全然在一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無論自己內在有什麼發生,都讓自己成為那樣的狀態。所以,在一般世俗的眼光看來,濟公就是“瘋癲”的代名詞。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緊隨著自己身上的每一個變化,他能全然的與變化在一起。他屬於孩子的世界,屬於自然的、情感的、情緒的世界,他充滿著生命力、活力和能量。

如果將“佛”的梵文意譯成中文,就是“覺醒”或“覺察”。換句話說,當一個人覺醒之後就是佛。無論是“洞察”或“覺醒”,這兩條道路都可以讓我們走向生命裡最高的智慧。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管我們選擇哪一條道路,重要的是要做到“全然”——全然地洞察或是全然地覺醒。

以我個人的經驗,如果在這兩個領域裡無法做到全然,那麼無論走哪一個方向,都會很危險。因此,在開發生命潛能這個領域裡,我們將洞察與覺醒都視為覺察的主要途徑,同樣地重視它們。一個人如果只有覺醒,不停地複蘇於自己內在的世界、不停地與自己的情緒在一起,而且將它不停地呈現出來,必然會干擾到許多人,因為只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許多關係——與父母、伴侶、子女、同事、朋友等種種關係。如果我們只重視覺醒而忽略了洞察,就有可能成為一個非常情緒化、歇斯底里的人,而這也可能使自己陷入一個更不利的成長環境中,招來更多的阻礙,在自我成長的路上遇到更多傷害和更大的挫敗。

同樣地,如果只重視洞察,很可能就像某些人學禪,到最後卻成為“枯禪”。因為最終他只剩下理性和頭腦,變成一個只會與人辯論而忽略人類許多本能、否定生命裡所有情感與情緒的部分,變成枯木一般,沒有生機,沒有感情。事實上,禪​​是充滿生機的、能隨時和每一剎那的變化、發生及每一個當下在一起的。可是有些人,只重視洞察,而忽略了自己內在的情感世界、自己的生命力與情緒,很可能他就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對生命的熱情。他不再怨恨,不再憤怒,可是也同時失去了愛與溫暖的能力,這也是危險的。

我們並不是要離開這個世界去獨自修行生命潛能這條路,而是要一面享受當一個人,活在自己的生命裡,另外也在所謂的“關係”裡,不停地覺察自己,以“我是一切的根源”這個觀念,去探索所有的結果、所有外緣的刺激,去探索在我的生命裡,我自己的反應模式到底是什麼。覺醒與洞察在生命潛能的旅途中,是同等的重要。

覺察並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平面,它是存在於三度空間之內的。第一度空間是它的寬廣度,第二度空間是它的深度,第三度空間則是它的時間。

學習覺察首先要看我們是不是覺察到所有的寬廣面?有沒有將自己的覺察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們在這個單元里談到的每一個覺察,都包括洞察與覺醒。覺察像是一個探照燈,你照到哪裡,它就會在哪個地方覺察到更多的東西。譬如:你現在正在看這本書,你很可能會忽略身邊許多聲音,所以現在請你合上書,用一分鐘時間仔細去聽聽周圍的聲音……

當你再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相信在剛才那一分鐘裡,你已經聽到當你在看書時未曾覺察到的許多聲音,它們或許是外面的車聲,或許是小鳥的叫聲,或許是一些人聲,或者是嘈雜的聲音,甚至於天花板上老鼠在走動的聲音。同樣地,現在再請你合上這本書一分鐘,去覺察你的身體……

當你再一次打開書本時,我相信在那一分鐘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兩隻手裡有許多力量,也有許多感覺,它一直都在那裡,只是未曾覺察到它,就如同我們現在要你在四周找六樣黃色的東西,我相信當你離開這本書三分鐘,就可找到六樣黃色的東西。它們一直都在那裡,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而已。同樣地,在我們生命裡也有許多東西是一直都在那裡、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裡,我們是不是將自己覺察的焦點移到每一個地方了呢?因此覺察是有選擇的,我們經常選擇去覺察自己想要覺察的東西,這樣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強化”。

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嗎?有一個女人懷疑先生有外遇,於是每天都在先生的衣服裡找證據,有時候找到一根長頭髮,就開始哭,認為先生已有了外遇;有時候找到一根短頭髮,也開始哭,她也認為是其他女人的頭髮。有一天,她找遍了先生每一件衣服,一根頭髮也沒找到,這時候,她又放聲大哭,丈夫問她?:“你到底怎麼了,連一根頭髮都沒有,你也哭。”太太哭泣著回答:“我沒想到你連禿頭的女人都會喜歡。”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它卻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覺察是有選擇的,當你的內在執著於某一件事情時,你會拼命去鑽那個牛角尖,你會蒐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訊息,然後從這些訊息中挑出某些東西來證明自己內在的那個根源、那個想法是正確的。

因此,在覺察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覺察那些我們平常避開的、逃避的、不願意看的、不願意面對的、不願承認的。當然在這種覺察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痛苦,然而美麗的鮮花往往是開在劣境中,因此覺察需要極大的勇氣。

春秋戰國時,一個鄭國人丟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偷的,可是並沒有把懷疑說出來。然後他開始仔細觀察鄰居的行動,他看到鄰居鬼鬼祟祟,看人的時候眼睛眨來眨去,無論怎麼看,都像個小偷。就這樣觀察了一個月,每天都覺得他的鄰居就是一個小偷。直到有一天,他無意中在自己的柴房裡發現了遺失的那把斧頭,從第二天開始,再看到鄰居時,怎麼看他都不像小偷。我們生命裡,常常會有這樣選擇性的覺察,當我們自覺是個溫和的人時,就可能避開自己的不滿、委屈與憤怒;當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時,就可能會避開自私、我的需要和慾望。也許在生命裡,我們覺察的寬廣度一直都被自己鎖定在自己想覺察的地方,所以,覺察的第一度空間就是覺察自己平常所避開的,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課。

覺察的第二度空間是深度。潛意識就像一座冰山,無限寬廣而且無限的深。冰山所露出來的一角,僅僅是表面上我們看得到的一個行為——當然也有很多人連自己的行為模式都沒有覺察到。所以覺察要向深處去探索:
首先你要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行為之下還有些什麼樣的思想模式,造成你這樣的行為;
在思想的下面還有所謂的感覺,比感覺更深的地方有情緒,比情緒更深的地方有所謂的傷害,比傷害更深的地方有害怕、恐懼。而在比恐懼更深的地方有渴望、欲求的失落與滿足,而再往下還有我們的價值體系。
舉例來說,每當有人誤會你的時候,你就離開那個人,你覺察到自己這種行為模式,就可以向更深的地方去看,當你離開的那一剎那,你頭腦中浮現什麼念頭?或許在那一剎那間,你頭腦裡浮現的是:“唉,再講下去也沒有用,算了吧!”這句話在你生命裡是否也是一個思想模式,它是否經常在操縱著你的許多行為,總是浮現在許多重要的關頭,然後影響著你的行為、你的抉擇呢?

當你覺察到這樣的思想模式時,或許可以更深入地去看,伴隨這個聲音出現的是什麼感覺。也許當你身體離開這個人,頭腦浮現“算了,再講下去也沒有用”的時候,可以覺察到自己有無奈、不滿、委屈、無可奈何、挫敗,等等的感覺糅合在一起,同樣你也可以再去檢查自己的生活裡是不是常出現這些感覺?你對它們是不是很熟悉,它們是不是在你成長過程中,一直緊緊伴隨著你?當然你也可以到更深的地方,可能會發現其實你有憤怒、有一些生氣、有一些難過、有一些悲傷,你也可以更進一步去感覺一下這些是不是在你平常生活裡都很難表達出來,你總是讓它們留在生命裡,甚至擴散到許多其他的領域和人際關係中。這時候,你已經進入了情緒的深度,也許不只是覺察到你會離開誤會自己的人,你也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算了,有什麼好說的,說了也沒用!”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無奈、無力、無助,想要放棄的感覺,你也感覺到自己悲傷、難過、憤怒的情緒。其實這也是一種傷害,一種不被了解、不被接納、不被認同的傷害。如果是別人誤解你,也許你不會有這麼深的痛,但是如果你曾經為這個人付出許多,你這麼關心他,這麼在乎他,所以當他誤解你時,你的傷害就特別深。或許你可以進入更深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的害怕,你害怕:“他會以為我是這樣的一個人。”你害怕被誤解,害怕當他誤解你時,可能會失去這個朋友,自己可能會變得孤單,也可能你害怕的是孤單。

當你再更深地覺察時,當看到自己的渴望落空時,這會使你擔心將要失去別人對你的關心,會失去很多很多你生命裡深深渴望的需求。當然你也可以更進一步去覺察,自己生命裡是不是一直在用各種方法去找尋這些被認同、被需要、被讚賞、被尊重的需求。當然,你也可以向更深的地方去覺察,你的價值觀告訴自己:必須要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好人,你才是一個好人,才有存在的價值。然而,你生命中的這些價值體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因此,我們便可看出覺察的第二度空間有多麼深。有些人只有覺察到某一範圍的深度,譬如當他覺察到憤怒時,就把自己的怒氣表達出來:“哼,我現在很生氣,我就是不想和你說話!”這種深度不夠的覺察,很可能會破壞一些人際關係,所以訓練自己覺察的深度非常重要。
在剛才的例子裡,如果你能向對方說:“剛才你誤會我了,我很難過、很生氣,也覺得很委曲,那是因為我很在乎你。對我而言,你是一個重要的人,我很珍惜我們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受到傷害。我也害怕你真的就以為我是這樣的人,我害怕會失去你這個朋友、失去你對我的認同,我也害怕變得孤單。我想在我的生命裡,被別人認為是好人,對我的存在來講很重要。以前我不了解自己,腦子裡總是想'算了,再講下去也沒有用!'然後就讓自己離開,可是現在我想試著向你表達這些感受,希望你能知道這些。”如果你的覺察能夠做到這樣,而且也試著去做完整的表達,我想你整個生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所謂覺察的第二度空間——覺察的深度。

覺察第三度空間是時間,也就是說,當你和外緣接觸時,是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生命裡的發生?我們稱這種覺察為無間的覺察。
看到一個讓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在當下就能停下來看一看“我這個不舒服到底是什麼感覺?他的哪個部分、什麼特質讓我不舒服?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想要我做些什麼?我對這種感覺是不是一直都很熟悉?”就像這樣,在平常的生活裡,碰到每一個發生、每一個外緣的刺激時,都能保留一份能力和一份覺察來看看自己,而不是立刻武斷地認定對方是一個討厭的人,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個事實。而真正的事實是,它只是自己生命裡的一個投射,它可能與你生命裡的某一段經歷有關係。

不論在吃飯、走路、工作甚至是吵架時,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隨時與自己的內在發生在一起,就是無間的覺察。所以,覺察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覺察有寬廣度、深度和無間性。如果你開始向生命潛能覺察的領域裡走,請試著不停地拓展自己的寬廣度,勇敢地接觸過去所避開、所沒有覺察到的部分,經歷更深的地方,去覺察更深層、更深處的內在,從行為進入自己的思想、感覺、情緒、傷害、害怕與渴望需求的失落,直到更深的價值體系,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時刻、每一個機會,去做無間的覺察。

覺察是無法速成的,只有下更多工夫,才能覺察得更廣、更深、更加的無間。覺察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自己的潛意識,去看清楚自己更多的模式。當你了解自己的模式以後,你也可以更進一步去看看到目前為止,它們在你的人生里,在哪些時候、哪些場合,為你帶來創造性的、好的、是你所要的結果;或者哪些模式、在哪些時候為你帶來破壞性的,讓你不滿意、不舒服、限制你生命的結果,然​​後重新看一看,會發現這些只是你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生存方式當中的一種反應模式,然而現在你可以開始做不同的選擇了。我們不會再像過去那樣,被自動化的反應所控制。換句話說,我們將逐漸成為自己的主人。

沒有覺察的人,生命就好像機器人一樣,這個機器人裡面的程序,就是他的潛意識,從小到大所累積的經驗,就是他的軟件設計師。他身上有許多按鈕,如果碰到了解這個程序的人或是所謂的“專家”,只要按一下紅色鈕,這個機器人就開始生氣;按下黑色鈕,就開始悲傷難過;按下灰色鈕,就開始沮喪。有太多沒有覺察的人,他們的生命就像這個機器人,被過去的經驗控制著,當外界的某一個刺激,觸碰到他的某一個點,就會起自動化的某一種反應。

生命潛能之旅從覺察開始,將逐漸深入自己的潛意識,重新做選擇——帶著意識、帶著覺察來做選擇,我們將逐漸感覺到身為一個人的尊嚴,而不是像個機器人,總覺得生命裡有許多無奈,不得不做些什麼,因此,當你走上覺察之路,踏上生命潛能之旅,開始鍛煉覺察能力後,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有越來越多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而更多的選擇將為你帶來更多的自由與自在。而一個擁有真正自由的人,了解自己生命裡的每一個結果都是經過他自由意識的選擇,這樣的人,將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將責任推給環境和別人,他會為自己的思想、情緒、人際關係、生命裡的每一個結果負起責任,這樣一個負責的人,也不會讓身邊的人感到壓力,這樣不但他自由了,身邊的人也自由了,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是輕鬆的,所以“覺察”是生命潛能這條道路的一個起點






要踏入生命潛能之旅,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覺察有兩種形態:一是Insight,譯為“洞察”;另一種是Awareness,譯為“覺醒”。洞察是一種頓悟、一種很客觀的覺察,是一種“啊哈!...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2154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