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腳水腫 腿無力 問題出在哪?千萬別讓下半身的行動力,影響上半身的健康…… 觀看數:2107 人
腳水腫 腿無力 問題出在哪?
水腫、行走無力,很多人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但若置之不理,可能導致行動快速退化,身體機能喪失。
千萬別讓下半身的行動力,影響上半身的健康……
邱爺爺摔斷肱骨,住院一周後,原本行動自如的雙腿變得軟趴無力;張媽媽腳踝水腫,聽信偏方,腫脹更嚴重。水腫、行走無力,很多人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但若置之不理,可能導致行動快速退化,身體機能喪失。千萬別讓下半身的行動力,影響上半身的健康。
襪子愈來愈緊,鞋帶愈綁愈松,但腰帶卻沒有變松,難道四肢也會變胖?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可以用指頭壓壓自己的腳,如果皮膚凹陷不會馬上彈回,不是變胖,其實是下肢水腫。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下肢水腫是長者生活上常見的煩惱,但下肢水腫是“果”,造成的“因”卻有很多。好好的一雙腳為什麼會積水?這是因血液中含有其他水分,一旦血液循環不良,體液受到地心引力影響,就會堆積在身體下方造成水腫。
水腫也是其他疾病征兆,腎髒、肝髒、心髒、藥物等問題都可能與下肢水腫有關。
下肢水腫可能原因
1. 肺髒:心肺功能通常有連帶影響,長期肺氣腫的患者,通常合並有心髒方面的問題;心肺功能不佳,也會造成局部下肢水腫。
2. 肝髒:肝髒是人體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器官,肝功能不好,尤其是肝硬化病患,由於蛋白質不足,影響血液滲透壓,造成水分往血管外流去了不該去的地方。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3.腎髒:談到水腫,多數民眾總是聯想到“敗腎”。到腎髒泌尿科問診,腎功能不好確實會造成水腫,但並不是多數民眾水腫的原因。
腎功能不好會有蛋白尿問題,尿液會有泡泡存在,水分與鹽分無法從尿液中排除,造成水腫。
4. 心髒:心髒是人體最大的泵,一收一縮把血液送往全身,一旦心髒功能出問題,血液自然無法回流全身,下肢距離心髒遠,血液循環更加不良,下肢水腫的情況自然常見。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5. 久站久坐,末梢循環差:老人家最常見的水腫原因,包含需久站久坐的行業,也可能因靜脈曲張導致水腫。例如長途搭飛機,下肢血液因久坐沒有足夠動力回流心髒,這類水腫通常只要活動一下就可恢復。
6. 飲食口味太重:平時因為飲食口味太重而水腫者,也不在少數。高油、高鹽都會導致體內的鈉、鉀離子失衡,讓體內水分滯留。許多加工食品隱藏高鈉,常不知不覺吃下肚。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7. 濕熱氣候影響:下肢水腫也和天氣有關,尤其濕氣與熱氣的氣候,也容易造成水腫。
8. 藥物副作用:除了靜脈曲張,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水腫原因,包含降高血壓與治療攝護腺藥物,其目的是讓血管放松,但一放松後、血壓變小,反而會影響循環,造成下肢水腫。另外,糖尿病藥物也可能出現水腫的副作用。
9. 營養不良:理論上營養不良的人,因蛋白質缺乏會影響血管的滲透壓,造成水分往血管外流到不該去的地方。但臨床上這類病患少之又少,目前民眾最大挑戰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10. 其他原因:包含手術後淋巴阻塞、下肢靜脈發炎、罹患血絲蟲病及體質因素等,都可能造成水腫。
平躺腳抬高於心髒別讓皮膚有傷口
若發現長者下肢水腫,千萬不要自行猜測原因,還是交由醫生判斷較為妥當。尤其長者氣喘、胸悶、胸痛或是小便難解等狀況,更應就醫讓醫生檢查,找到原因才知如何改善。
江柏欣醫生說,並非所有水腫都需要吃利尿劑,有些狀況透過改善生活習慣,也能達到消腫效果,總之,先找出原因才是關鍵。
通常下肢水腫,代表血液回流過程出了問題,大部分治療和護理的重點,在於“讓血能流回去”。物理性的做法就是把腳抬高,老人醫學專科詹鼎正建議,躺平時要將腳抬得比心髒還高,幫助下肢體液流回心髒,看電視、睡覺時,把腳稍稍抬高也有幫助。
避免傷口天天檢查皮膚
一旦下肢水腫,皮膚會繃緊,此時須擔心破皮感染的風險。詹鼎正提醒,下肢水腫的長者,一定要天天檢查自己的腳,盡量不要有傷口;若有小傷,記得先用生理食鹽水清理,讓傷口保持干燥或貼人工皮讓傷口愈合。
水腫時腳底感覺較遲鈍,容易增加跌倒風險。江柏欣建議,在家盡量穿上寬松的襪子與舒適的鞋,將全腳包覆較好;盡量少穿拖鞋,鞋子也不能太緊,室內可穿的功夫鞋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看水腫】
少生食避免水分滯留
下肢水腫可能和心髒、血管或腎髒的問題有關,不過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血液回流的狀況不佳。
一般而言,中醫會透過針灸或是中藥,治療長者下肢水腫。中醫張家蓓解釋,若判斷出不同的水腫成因,也會有不同的改善做法。
舉例來說,若原因出自心髒或血管問題,可針內關穴及足三裡;脾胃不好則針豐隆穴;若是因天氣緣故,則會針陰陵泉穴以去濕氣。
而中藥也須依病因調整,心髒引起的水腫需喝蒸武湯;若脾胃不好則需喝苓桂術甘湯;若氣不足,則需以防己黃耆湯補之。
除了治療,張家蓓也建議長者多多活動、運動以促進身體循環。飲食方面則要盡量避免生食,生食易造成水分滯留體內,更容易水腫,因此飲食上仍以熟食為佳。
誰容易水腫?
中醫林意旋表示,屬於水濕、氣虛都是容易水腫的體質。有水濕體質的人,身體排水功能本來就差;氣虛則是體內濕氣重,水液流動不順,比較容易導致水腫。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水濕、氣虛體質?林意旋表示,水濕體質的人通常舌苔白厚,容易疲憊;氣虛體質的人舌頭肥大,腸胃功能差,空腹時會有胃脹不舒服的感覺。
林意旋建議,這類民眾要避免下肢水腫,可以攝取一些利水的食材,包含四神湯,玉米須與其他瓜類;至於氣虛民眾則需要以藥膳調理體質,中藥的白術茯苓都有補氣健脾的效果。
一般中醫會建議,下肢水腫民眾按壓下肢的胃經與膽經,如果不清楚經絡分布,林意旋認為,只要用手指從足底慢慢往上按摩,就能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
參考來源: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81019/%E8%84%9A%E6%B0%B4%E8%82%BF-%E8%85%BF%E6%97%A0%E5%8A%9B-%E9%97%AE%E9%A2%98%E5%87%BA%E5%9C%A8%E5%93%AA%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