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身邊的人是否正受霸淩所苦?!這幾點讓你能及時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多一個人了解也許就少一件悲劇... 觀看數:1143 人
甜美可愛的藝人楊又穎因為網路霸淩,自殺走上絕路,讓人不得不探討霸淩這個議題...。
其實霸淩到處都有,從小學,到職場,天天都在上演著霸淩的戲碼, 但是真正正視霸淩的人有哪些...
所謂的霸淩是什麼?
霸淩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秤的人際關係之間。
霸淩並非為偶發事件,而是指長期性,且多次發生的事件。
通常被霸淩的人,會重覆發生,並不只一次被欺負。
其特性如下所列:
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長期行為反覆不斷。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霸淩有很多種,不管在什麼地方天天都在上演:
1.語言霸淩:出言恐嚇、嘲笑汙辱、…
2.肢體霸淩:毆打身體、搶奪財物、…
3.關係霸淩:排擠孤立、操弄人際、…
4.網路霸淩:散佈謠言或不雅照片、…
5.反擊霸淩:受淩反擊、「魚吃蝦米」、…
6.
性 霸 淩: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怎麼發現身邊的人正在承受著霸淩?!
平時開朗的人突然變了!變得沉默不語、常常發呆、靜靜哭泣、易怒、難專心、食慾奇差,甚至拒絕上學/上班。
如果身邊的人突然出現這些狀況,他可能遭受著霸淩,需要你的幫忙。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很多人受了欺負不會說,有的甚至像cindy一樣選擇結束生命,不是不願意向人求救,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青少年不想說可能是因為正逢自主性的發展,他想證明自己是獨立個體,向父母或老師求助顯得自己無能。
何況他比父母或老師更清楚同儕間微妙的互動,「告狀」,可能帶來孤立。
第二,某些孩子被欺負的經驗其實源自學前,可是當時大人沒有適時的處理,孩子也沒學會更好的因應方式,使他面對類似狀況時,學到了退縮與不信任。
職場上的霸淩可能源自於進公司的先後、同事間的小圈圈、長官分派係等等,職場上的霸淩不同於校園的是,得為了五鬥米折腰而不斷的忍耐。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根據日前一項網路調查顯示,有54%的上班族曾有職場霸淩經驗,而最常發生的霸淩狀況為言語謾罵、冷嘲熱諷及勞務分配不均,另外,有61%的霸淩施暴行為來自於主管,35%則是受到同事霸淩。
由調查數據看來,全台灣超過一半以上的上班族都曾遭遇霸淩行為。
如何解決霸淩問題?
校園霸淩
主動了解原因
一旦發現異常,父母應主動找孩子談話:「在學校是不是遇到壓力很大的事?」如果孩子不回答,問題可以更具體一點:「和老師有關嗎?還是和同學有關?」避免問太多、太抽象的問題,否則可能造成他們永遠閉嘴不談的反效果。
如果孩子還不想說,那記得提醒孩子,爸媽都在,想聊天的話隨時都會陪他。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聆聽孩子的建議
不要自己先決定孩子該怎麼做,要尊重小孩,如果要找學校老師,要尊重他的意見問問:「希望媽媽怎麼做?」因為只有孩子知道在學校裡誰才是真正可以幫到他的人。
不一定是導師或是輔導老師的。
切忌不要對孩子說些刺激性的話語,像是〝你之前為什麼不說?〞這反而會讓孩子有防備心。
如果學校老師也沒辦法解決,適當地尋求心理醫生是必須的。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職場霸淩
1.思考自身有無缺失,找出問題點
遇到霸淩事件時,可先冷靜思考在事件中自己哪裡做錯了?或有應負的責任未負,找出問題點,以避免類似情況重演。
2.善用理性溝通,捍衛自身權益
遭遇霸淩的當下,應以堅定或理性的態度表達自身想法,進行溝通,避免以激烈的言語反擊,導致霸淩者惱羞成怒,引發衝突,而在日後使用更激烈的霸淩手段。
3.向外尋求可支援的管道
遇到霸淩時,除了可告知家人或朋友以宣洩情緒,獲得支持外,也可透過生命線、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等單位尋求協助及建議。
另外,向所屬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福利委員會或工會等內部管道提出申訴,解決事端,也是最直接能排除霸淩危機的方法。
4.留下霸淩證據自我保護,申訴時勿流於抱怨
遇到霸淩情況時,最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發生,向人力資源部或工會等單位提出申訴時,切記不要只強調自己所受的傷害或流於抱怨,宜將重點放在霸淩對整體營運及士氣上的影響,並提出可證明霸淩行為的錄音、錄影或個人績效評估及工作紀錄等文件憑證。
5.轉移焦點,緩和心情
遇到霸淩時,有苦說不出?若暫時無法改善霸淩現況,建議可拓展生活圈,假日到戶外踏青、培養興趣或做瑜伽、伸展操等活動,轉移焦點讓身心靈放鬆。
另外亦可藉由寫寫日記、部落格等方式,讓負面情緒獲得宣洩。
最後要提醒上班族們,遇到職場霸淩行為,若有情緒或身體上的異狀,如情緒莫名低落、腸胃不適等症狀達兩周以上,應盡速就醫。
另外,切勿過度依賴菸、酒及藥物,避免將身體搞壞,在工作上也無法完成交付事項,導致惡性循環,賠了夫人又折兵。
網路霸淩
網路文字:例如有歧視意味的笑話與殘酷嚴厲的批評;也包括令人難堪的線上票選。
由於青少年對於外表的重視,使其特別容易被他人言語行為影響,且可能導致負面的心理發展。
若是被提名票選「班上最XX的人」,加上同學們後續的玩笑與騷擾,及有可能造成青少年極大的精神壓力。
圖像騷擾:例如個人私密照被公開流傳,含有性暗示的圖片,或經過移花接木的不實剪接照片等。
圖像的騷擾也經常伴隨著文字出現,讓受害者的名譽與生活深受影響。
個人訊息:即恐嚇電子郵件或手機簡訊等可直接傳送至被害對象身邊的騷擾方式,即使不上網站不接電話也無法避免。
這種網路霸淩行為會結合上述文字與圖像騷擾,使受害者更防不勝防,乏於應付,且造成更嚴重精神傷害。
以上三種長期且無來由的騷擾,內容從言辭譏諷、辱罵、社交上的排斥或是課業上的阻擾和破壞都有可能。
霸淩者利用透過一按即送的電子郵件與手機簡訊甚至是在公眾的社群網站上大量發送不實且負面的訊息,冒名、排擠,甚至陷害他人,使受害者人際關係惡化、受到誤解等精神傷害,其嚴重性有時更勝於傳統校園霸淩跟職場霸淩。
每個人都需要適時的關心身邊的朋友,發現有異狀時多陪伴,卻霸淩者接受心理治療,或協助找出問題並喝止,希望這次楊又穎事件可以讓大家有些省思,不要再認為網路的匿名發言不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