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欠我的,靠自己贏回來!伊能靜自幼被父母留下「只能四處漂泊」 40歲離婚46歲生二胎「終活成勝利組」
|
|||||||||||||||||||||
一夜爆紅的伊能靜,擁有亮眼的才華與姣好的面貌,是許多粉絲傾慕的女神,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過去比想像中的還要痛苦,讓她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 2009年3月20日,伊能靜通過所在公司,對外宣布,與庾澄慶結束9年的婚姻。 這段長達22年的情感,是伊能靜從18歲到40歲的全部。 消息發出後,伊能靜受到大量輿論攻擊。 她被外界稱為隨便的壞女人、不負責任的母親、和只會利用男人的心機女。
從2009年到2011年,她所有的社交帳號,充斥的全是可怕的攻擊留言。 她從試圖解釋、到沉默,最後徹底自我懷疑。 她每日每夜睡不著、吃不下,甚至連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 ![]() 後來,她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和她說:「你必須睡覺,不然你怎麼對抗呢?」 拿著醫生開的藥,伊能靜在夜裡,一度想不開。
她想不明白,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為何最後會落得如此下場。 「我做錯了什麼?就因為我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我的選擇嗎?我有選擇嗎?」 她試圖問天、問地、問每一個她所知道的神明。 ![]() 16歲被星探發現,進入娛樂圈後,一夜爆紅的伊能靜,成為眾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她一直是輿論的中心,承受著鋪天蓋地的爭議。 她是歌手、詞曲人、作家、演員、主持人、編劇,是娛樂圈公認的才女; 她是美麗迷人、時尚指標、熱愛粉色、嬌滴滴的小公主; 她是被父母拋棄的女兒、讓前夫無法承受的妻子、離不開兒子的母親。
然而,撤掉這些標籤後,是伊能靜大半生的尋找之旅。 她在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我是誰? ![]() 不被認可的存在 1969年3月4日,伊能靜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絕望。 伊能靜有6個姐姐,其中有2個走了,有1個患有行動不便。 父親原是山東人,後來因戰亂輾轉來了台北。
遠離家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他一心想要一個兒子傳宗接代,留下他的根脈。 母親是極其傳統的中國女人,她把人生貢獻給丈夫,對丈夫言聽計從。 ![]() 當時,已經生了6個女兒的母親,看著日漸長大的肚子,因為害怕還是女兒,所以想讓孩子直接流掉。 她試圖從沙發上跳下來、喝藥,都沒成功,後來她決定去醫院打掉,路上遇到隔壁的老太太。 老太太說:「你肚子這麼尖,應該是個兒子。
」 聽到這句話,絕望的母親帶著最後的希望,期待著「兒子」出生。 ![]() 誰知,出來的還是女兒。 父親看到伊能靜後,悻悻然離去,並且對著因為頻繁生育、機能損傷,無法再懷孕的妻子說:「我要出去找別的女人生兒子。 然而,母親不僅沒有責怪父親,反而認為父親說的是正確的。 她一直認為,家庭破碎是因為自己生不出兒子。 後來,父親在外面結交了很多女人,也生下了3個私生子。 母親為了讓父親回歸家庭,甚至向父親的情人,買她生的兒子。 她揣著家裡僅有的30萬,來到父親情人家門口,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怯怯敲了門。 女人抱著孩子開了門,輕蔑地看著她。 母親顫顫地遞出裝有30萬的袋子:「你可不可以把兒子交給我,我可以給你30萬。 女人囂張跋扈地說:「你呀,肚皮不爭氣,生不出來。 ![]() 後來,父親還是和母親離了婚,與另一個懷了兒子的女人結了婚。 然而,即使已經離婚,父親的生活,還是依靠母親賺錢供給。 母親始終自責,所以卑微的付出,並且認為一切都是自己活該的。 而這份自責,也完完整整打到伊能靜心裡。 她從小就帶著罪惡感,認為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 因為她的出生,導致母親受苦,父親離去,家裡人都聚不了在一起。
後來的人生裡,她極力將自己的人生意義,建立在他人身上。 唯有如此,她才能知道,她是誰。 漂泊童年 父母離婚後,母親獨自帶著5個孩子,還要供養父親的新家庭,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女兒,伊能靜從小就被寄養到另一個阿姨那裡。 在6歲之前,伊能靜一直以為,養母是親生母親,而母親則是一個熱心的陌生阿姨。 ![]() 後來,母親發現伊能靜和自己越來越疏遠,所以才決定把伊能靜接回身邊。 剛回到母親身邊的伊能靜,覺得養母拋棄了自己。 她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於是徒步走了5個小時,再次回到養母身邊。 後來,大人們努力解釋,多次和伊能靜解釋,誰是親生母親,誰是養母,她才逐漸接受過來。 ![]() 然而,剛回到母親身邊不久,伊能靜再次被送走。 母親為了讓她學習英語,將她送到香港,託付給當時在香港工作的二姐照顧。 後來,在伊能靜13歲那年,母親改嫁去了日本。 伊能靜也跟著去了日本。 14歲那年,伊能靜因為不適應日本的生活,再次離家,回到台灣。 伊能靜的童年,寫著「漂泊」兩個字。 她就像一個人人嫌棄的皮球,被一再踢來踢去。 年幼的她,沒有選擇權,只能聽之任之。 永遠得不到的認可 16歲那年,伊能靜被著名歌手劉文正相中,希望幫助她進入娛樂圈。 母親卻極力反對。 一方面,她覺得自己曾經做過歌女,所以不希望伊能靜走她的後路。 另一方面,她認為伊能靜學習成績好,應該好好讀書,考大學,將來選擇更好的職業。 然而,伊能靜的夢想,卻是儘早出來賺錢。 一是證明給父親看,自己不會輸給兒子,也能像男人一樣當家。 二是覺得只要賺到錢,父親就會願意回家,全家人就能團聚。 ![]() 從小到大,伊能靜對自己的定位,是長子。 因為父親小時候曾對母親說:「家裡只有女的,以後誰來當家呢?」 為了反駁父親這句話,她拼盡全力扮演「長子」的角色。 然而,當她覺得自己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時,父親卻突發發生行車意外走了。 ![]() 意外發生前一個月,伊能靜將自己要進入娛樂圈的消息,告訴了父親。 熱愛音樂的父親,高興極了:「要當明星哦,我就說我們家小孩,有這個基因嘛!」 第一次得到父親的認可,伊能靜更加認定做明星的決定。 行車意外發生前一夜,父親一反常態,找了伊能靜談心。 談完心後,父親騎著摩托車離去。 3個小時後,伊能靜接到父親出事的電話。 她趕往醫院,見到的卻是在太平間,父親早已僵硬的身體。 她親手簽了父親的離去證明,然後掏光自己所有的錢,買了一盞紙蓮花。 太平間裡,另一家人在為另一個逝者哭哭啼啼,伊能靜則愣愣看著燃燒的紙蓮花。 她忽然明白,父親還沒等到她證明自己,就永遠地離開了。 ![]() 父親的離去,成了一個巨大的陰影。 在後來的人生裡,那天在太平間的經歷,成了一個按鈕。 每到夜裡,就自動播放。 每次戀人離去,就映射出行車意外的畫面。 而她破碎的心,更無法再承受任何一次離去。 星途背後 很多人眼裡,紅頂明星的生活,就算不是奢華的,也應該是輕鬆的。 然而,這一切都是伊能靜沒有的。 一開始,因為母親反對她當明星,所以把她的經濟全面封鎖,並且不讓親戚們借錢給她。 她租了一間大概只有一張沙發大小的房子,所有的傢具就是一張墊子、一張被子、一個枕頭和一個鍋。 她在這個房子裡,住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 因為剛出道就爆紅,伊能靜遭受了其他女明星的孤立。 她只能靠著粉絲寫來的信,暗自為自己加油,默默撐下去。 ![]() 後來,因為母親不適應日本的生活,伊能靜就帶著母親搬回了台灣。 家裡的房租、各種費用,還有父親生前欠下的千萬台幣債務,全都壓在伊能靜身上。 當時,伊能靜一拿到賺來的錢,就會連夜坐車回到台北家裡,然後把錢放到母親房間門口。 然而,不管她怎麼努力,每次把錢交給母親後,母親的答覆,總是還有一筆錢沒交。 ![]() 整整八年,伊能靜總是身無分文。 她將所有錢都貢獻給家裡,自己過得緊緊巴巴的。 那時,她每天的食物,是一包包白吐司。 從18歲到26歲,一個女生最青春的年華裡,伊能靜的全部生活,都在為家裡償還債務。 她沒有童年,也失去了青春。 但伊能靜從不覺得,這有多艱苦。 她在夜裡,總是暗自跟上天談話。 她答應上天,會依靠自己的能力,踏踏實實做人做事,不去埋怨家境貧困。 她將所有業餘時間用在讀書上,並且為自己縫製演出的服裝。 唯一的渴求,就是能讓家人生活好一點。 ![]() 我們今天看到的,是才女伊能靜。 卻不知,伊能靜其實連高中都沒畢業。 她一直相信,即使沒有學歷,只要努力學習,用知識填充腦子,她不會比任何人差一截。 事實上,她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她為自己每首歌作詞,寫了數本暢銷書,是娛樂圈內,數一數二的才女。 才華背後,是她多年的不懈努力。 為愛痴狂 伊能靜的愛情,是飛蛾撲火型的。 她曾經坦言,她的人生可以沒有名沒有利,但必須要有很多愛,她一個沒有愛活不下去的人。 ![]() 在愛情裡,她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人。 她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甚至付出一切,這就是她認為的,對伴侶的好。 而這一切,都是母親曾經的感情觀。 她延續到伊能靜身上,甚至變本加厲。 ![]() 然而,高付出感代表的,是高需求。 付出的內在含義,是為了回報。 越是缺乏愛的人,越會在愛情裡用盡全力犧牲。 18歲的伊能靜,帶著擰巴的個性,與大她8歲的庾澄慶相遇。 從沒得到過父愛的伊能靜,像一隻在沙漠行走的小貓,而庾澄慶,就是她活命的最後一滴水。 她時刻要求庾澄慶保持聯繫,只要兩人一分別,她就會開始胡思亂想。 那時,兩人的事業,都在上升期。 然而,伊能靜卻又因為地下情,總是懷疑庾澄慶在外面曖昧。 她反反覆復分手、哭泣、複合,庾澄慶因為愛,全都一併接納。 她覺得,庾澄慶就是她一生的真愛。 ![]() 2000年,她終於跟庾澄慶結了婚。 然而,因為兩人的名氣,流言蜚語一直沒有停止過,加上庾澄慶家境優渥,家裡人壓根看不上這個單親家庭的普通女孩。 他們試圖解決每一個問題,然而伊能靜陰晴不定的性格,成了兩人爭吵不斷的導火線。 糾纏了22年,他們終於累了。 伊能靜終於看清現實,看到滿目瘡痍的婚姻,和早已疲憊不堪的愛人。 最後,提出了離婚。
他們以為愛能解決一切問題,卻在最後發現,原來不完整的自己,只能帶給對方消耗。 幸運的是,兒子的出生成為了這段關係的延續。 他們從夫妻,變成親人,因為同一個人,把過去的傷痛化為親情。 尋找自我 與庾澄慶離婚後,伊能靜經歷了5年空窗。 面對紛擾混亂的過去,她陷入極度恐慌。 外界認為,她是一個壞女人,但她的認知裡,她是一個善良的人。 她沒有再像過去,漠視外界的聲音,她選擇深入自己的內心,尋找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看完心理醫生後,她決定放下一切,去印度尋找答案。 ![]() 2011年1月17日0點27分,伊能靜從瀋陽出發,當時是零下三十度。 她穿著非常厚的衣服,仍舊冷得顫抖。 到了上海時,是17日的下午,當時的天氣,是零度。 她脫掉厚厚的羽絨服,繼續出發到下一站。 17日晚上,她到了新加坡,新加坡溫度上升到24度。 她脫掉毛衣,只剩下夏天穿的小外套。 18日凌晨,她終於到了印度。 她一下飛機,發現印度天氣火辣辣的,全部人都穿著短袖,滿頭大汗。 走出機場那刻,她忽然感覺到,這是一個徵兆。 上天彷彿在告訴她:「現在不冷了,親愛的孩子,你可以脫掉一切,放下它了。 伊能靜將自己手裡拿著的羽絨服,扔進機場的垃圾桶。 她聽到了,一種催促她前進的聲音。 ![]() 在印度上的第一節課,叫做「看到內在的小孩」。 課堂上,老師讓大家閉上眼睛,試圖感受重新回到母體的感覺。 伊能靜感受到的,是憤怒,當她想要靠近那個孩子時,孩子甚至試圖想要攻擊她。 老師告訴伊能靜:「你的媽媽不想生你。 伊能靜拿起手機,沉默了許久。 她從來沒有跟母親聊過這些事,甚至一直在逃避這種話題。 然而,這次她知道不能再逃了。 ![]() 電話那頭,母親開始啜泣:「是我不好,是我不對,我生不出兒子,然後呢,爸爸離開了,爸爸是對的,就這樣,我沒有給你爸爸生一個兒子。 伊能靜的內心,彷彿找到了一把鑰匙,她走進關閉已久的大門,終於打開。 她看見父親的不愛,母親的無情,還有從小到大,她所經歷的一切苦難。 而後,她繼續往前走。 她發現了父親的傷痛,母親的無奈,世世代代的經歷,造就了父母的局限和不幸,最後匯成現在的她。 以前,她一直抱怨父母、抱怨愛人、抱怨媒體,抱怨一切可以抱怨的。 現在,她卻發現,原來一切的錯,都是從自己開始,延伸出去。 ![]() 意外的再婚 從印度回來後,伊能靜幾乎杜絕了一切社交活動。 除了工作,她所有時間都交給和自己對話。 她甚至已經想好,就這樣單身老去,老的時候,建一座姐妹養老院。 她害怕傷害,所以拒絕再次接受愛情。 與秦昊的相遇,完全是一個意外。 當時,社恐的伊能靜正準備離開自己組織的基金晚會,卻被秦昊拉到一旁坐下。 兩人相對無言,坐了整整半個小時。 之後,伊能靜的朋友坐了過來,還跟秦昊有說有笑,秦昊全程沒跟伊能靜說一句話。 兩人各自回酒店後,秦昊發簡訊約伊能靜明天見面。 伊能靜當時根本不想談戀愛,所以直接發信息回絕了見面。 「我已經決定了,不會跟除了未來丈夫以外,任何男人見面,你是不會娶我的,我也不可能嫁給你,所以我們就別見了吧。 ![]() 伊能靜以為,自己足夠決絕。 結果,秦昊卻還是回了簡訊:「你不問我你怎麼知道,我不想結婚呢?」 回到簡訊後,伊能靜瞬間吃驚,但還是回復了一大堆理由,表示兩人沒有發展機會。 ![]() 誰知,到了凌晨,秦昊再次發來簡訊:「你明天過來,我跟你聊聊結婚的事。 面對如此強勢的表白,伊能靜瞬間慌了神。 她馬上召集在身邊的數個好友,聚在一起開了個重大會議。 朋友們一致反對。 一是秦昊年紀比伊能靜小10歲,年齡差距太大; 二是秦昊才跟伊能靜認識2天,就說結婚,太不靠譜; 三是伊能靜經歷過一次娛樂圈婚姻,深知經營非常難,而且最後分開影響很大,伊能靜承受不起。 伊能靜非常同意朋友們的分析,於是決定當面拒絕。 ![]() 兩人見面時,伊能靜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將自己所有的擔憂,全盤托出。 秦昊靜靜地聽,並且默默記下她擔憂的點。 伊能靜講完後,秦昊開始逐一反駁,有理有據,十分冷靜和理智。 秦昊說完後,伊能靜提出兩人各自冷靜,仔細思考後,再決定是否要發展。 這一段關係,從開始就少了些衝動,多了些深思。 ![]() 後來,兩人還是決定發展。 戀愛不到半年,兩人決定步入婚姻殿堂。 伊能靜在秦昊身上,得到極大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不是她索求得來的,而是秦昊本身自帶的。 這和伊能靜以往交往過的異性,全然不同。 秦昊從小生家庭美滿,他是家裡老么,家裡人對他都非常寵愛,所以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愛是從何而來,也從不覺得愛是需要拿什麼交換的。 在相處的過程中,秦昊總是被伊能靜過度卑微嚇到,他一再糾正伊能靜過度的付出感,並且告訴她: 「你想要我做什麼,你都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我能做我自然會做。 而更讓伊能靜感動的是,秦昊的父母,對她也存在天然的愛。 他們天生就是善良的人,把伊能靜當做女兒看待,知道她的過去後,不僅沒有嫌棄她,反而十分心疼。 秦昊父親在兩人婚禮上,直接喊話秦昊:「我要跟秦昊說,雖然小靜長你幾歲,但是她還是個女人,你要愛護她、保護她、照顧她。 ![]() 伊能靜忽然發現,原來在正常的家庭裡,父母的愛是這樣的。 秦昊一家,給伊能靜全新的體驗,還有濃濃的接納和愛意。 他們允許她做任何,她喜歡的、想要做的事,甚至給予極大的支持。 但他們又會因為看到她工作辛苦、懷孕辛苦、育兒辛苦,十分心疼。 伊能靜終於得到,空白多年的親情。 她終於明白,原來「家」是這樣的。 孩子的意義 讓伊能靜陷入爭議的,還有孩子。 與庾澄慶結婚時,她生了一個兒子,離婚後,媒體藉此攻擊她是「自私的媽媽」。 為了懷上秦昊的孩子,她拼盡全力調理身體,卻又被媒體攻擊「想用孩子綁住丈夫」。 孩子在伊能靜的人生裡,發揮著極大的作用,甚至引導著她的人生,走向更好的方向。
跟庾澄慶離婚後,伊能靜一再想到了死,但讓她選擇活下去的理由,是兒子。 因為原生家庭不美滿,所以伊能靜一直希望,給孩子一個美滿家庭。 離婚後,她努力處理好和庾澄慶的關係,最初的目的,是希望減低對孩子的傷害。 然而, 兒子卻一再給了她更多的支持。 當她迷茫時,兒子對她說: 「你和其他母親都不一樣,你一直教導我成為真正的自己。 ![]() 當她自我否定時,兒子對她說: 「我覺得你的人生,比較好玩。 ![]() 當她不知道該不該勇敢追愛時,兒子對她說: 「我不知道為什麼你會覺得,我不希望你幸福,因為你是那麼的愛我。 ![]() 兒子給了伊能靜充沛的理解和支持,讓她每次陷入人生低谷時,總能找到一個支點,再次振作。 他是兒子,同時也是伊能靜非常好的知己。 因為他,見證著伊能靜一路走來的蛻變。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已經46歲高齡,伊能靜還要不顧生命危險,生下女兒。 她曾經做過很多解釋,但我認為,最接近她內心想法的,是她認為,女兒是她的自我延續。 伊能靜婚前,曾經給自己買了一間養老房。 打開房門後,你會發現,裡面的裝修,就是按照童話故事裡,公主的城堡版樣設計的。 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不再敢展露「粉色的內心」,但有了女兒以後,她就有了理直氣壯的理由。 ![]() 她開始把女兒打扮成,她小時候最喜歡的樣子。 買了一樣的帽子、衣服還有首飾,跟女兒湊成母女裝。 ![]() 她看著女兒的成長,就像看著小時候的自己。 這個小女孩,終於擁有了爸爸媽媽、哥哥、爺爺奶奶,還有許多愛她的人。 這是她對自己最大的補償——讓女兒替她內心的自我小孩,重新成長一次。 伊能靜曾經以為,自己做的一切決定,都是因為需求。 她為愛所困,浮浮沉沉45年,以為自己追求的,是一個結實的臂彎。 然而,經歷這麼多折騰後,她終於發現,45歲以前的人生,都是在補償。 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過是在彌補過去沒有得到的親情。 ![]() 強烈的補償心理,讓她遺忘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需求。 為了愛情,她放棄了曾經擺在眼前的美好藍圖——優秀導演的邀約、成功作品的多次邀請,還有眾多的機遇。 而這些,才是她最渴望得到的,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然而,經歷了一段長達22年的婚姻後,伊能靜發現,愛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愛人更不是萬能的醫生。 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婚姻更加不是。 她知道了,真正的安全感,是從自己內心的充沛,滋養而成。 如果自我匱乏,那麼不管別人給的再多,自己內心的無底洞,依舊無填滿。 ![]() 伊能靜終於可以停下忙碌的腳步,享受生活裡,悠閒美好的風景。 她退居二線,將生活重心放到家庭,但也不拒絕有好的劇本時,重新回到舞台上。 她不再為人生設限,不去刻意追求,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她完全接納自己的一切,因為她相信,真實的自己,值得被愛。
她不再試圖變成他人喜歡的樣子,並且不再奢求,他人能夠理解她。 她終於明白,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態,而她只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因為,人生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 伊能靜作為個人,她是成功的。 她從不被認可,到自我認可,經歷了大半生的起起伏伏。 她多次被打敗,但每一次都堅定地站起來,像野草般野蠻生長,從不畏懼。 而伊能靜作為女性群體站出來時,更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對象。 她為每一個女性展示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從原生家庭中解脫,從愛情裡甦醒,深刻理解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並且允許自己活出自我,這正是當今每個女性,最渴望的追求。 然而,現實生活裡,許多女性仍在自我懷疑。 她們質疑自己的能力、埋怨他人的不完美,並且將本屬於自己責任的人生,推到他人手裡。 但伊能靜卻站了出來,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每一個對人生低頭的女性,無比堅定地說:「別怕,你絕對可以做到。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https://www.toutiao.com/a6730847403944985092/ |
![](http://clm02.com/2014-A/FB-YES-B-1-L.jpg)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059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