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被家人情緒勒索?

 

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存在情緒勒索的情形,但在家庭關係裡,這是更普遍也更嚴重的。

 


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存在情緒勒索的情形,但在家庭關係裡,這是更普遍也更嚴重的。

因為我們難以逃開或切斷和家人的關係。

面對伴侶,可以分手;面對朋友,可以絕交。

雖然我們不想如此,但尚有這樣的選擇

不過,面對父母長輩時,「血濃於水」令我們無法割捨和逃避。

我們之所以會界限不清,根源就在於,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情緒勒索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記得在第一章第五節曾經提到的嗎?父母的毒性教條會影響我們的界限感,使得我們不能很好地區分自體和客體,因此無法獨立。這其實就是情緒勒索。

因此你會發現,情緒勒索是關係狀態的展現,當中有相互依存的課題,而既然是關係,就是兩個人的事。但又究竟是什麼,讓關係中有勒索者跟被勒索者,你為什麼會成為被勒索的人,一定是在這段關係中提供了某些東西,讓你感覺你願意被勒索。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Cindy 跟姐姐的關係並不親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因為姐姐很受寵,但她卻是差點被送養的孩子,兩姐妹在家中的心理地位落差很大。三十多歲後彼此都結婚了,Cindy 才有機會跟姐姐暢談。她問姐姐:「我從小就一直覺得家裡很窮,因為媽媽一天到晚在哭窮,那你的感覺呢?」

結果,姐姐回她,媽就在演戲,你看不懂嗎?由於妹妹從小就被媽媽窮困的情緒困住,為了媽媽,省吃儉用,住非常破爛的宿舍,為的是幫媽媽省錢。可是姐姐沒有被困住,住好的,而家裡不夠錢,她就去打工。

但為什麼妹妺被勒索,姐姐卻不會被勒索?這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她們的經歷不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妹妹基於差點被拋棄的經驗,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所以仰賴媽媽的一言一行。但姐姐自小受寵讓她擁有自我價值,便不容易被家人的行為牽制,這就是情緒勒索的共構狀態。

如果你在家裡也有這般情況,為什麼你好像會一直顧慮媽媽,可哥哥好像完全無感,你可以重新思索你們在家中被對待的經驗,所形塑出的自我狀態;當你像Cindy 的姐姐一樣,對自己有較多的肯定,對於別人的話語就不會輕易動搖。

Cindy 差點被送養這件事,其實是一道被遺棄的傷口,令有過這種經驗的她產生強烈的自我否定感,因此對母親的話特別容易動搖、有罪惡感。只要媽媽說了什麼,就會往心裡去。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可是輪到姐姐,受寵的經驗讓她對自己的想法和聲音有著自我肯定,能為自己做決定,也不輕易被他人的話影響。

情緒勒索是關係的共構,越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感不清晰的人,越容易受人影響。

但究竟為什麼在這麼痛苦糾結的關係裡,他們還願意一直被影響,這當中的關係利益或酬賞又是什麼呢?

以下是幾種共構與酬賞機制:

1.孩童時期「照顧者」就是你的全世界。而當孩子被全世界需要時,會感受到連結與歸屬。因此,越是被否定的孩子,越需要黏人,從別人身上獲得肯定或認同,孩子需要「被需要」沒錯,但當他被需要的感覺是透過「情緒勒索」般強烈的情緒餵養時,就非常危險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時,情緒勒索的存在,反而是一種深刻愛與歸屬的感覺。若失去這層連結否定的孩子將會感到失根。

2.拼接式自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式,是片段片段拼接起來,從他人眼裡建構自我。如果你經常會說:「我媽媽說我怎樣怎樣」那代表你內在母親的組成很高,容易缺乏「自我價值」跟「自我意識」,會順應母親的思路走,享受被人決定人生的輕鬆感,無需真正長出自我意識,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反正好壞都是母親決定。

若要擺脫情緒勒索,就要看懂共構與酬賞機制。最重要的,是當我們能夠更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要做什麼,並為自己負起責任,就能給出足夠的支持與安全感,無須依附於他人的認可,而不斷被控制。

如何面對父母或長輩的情緒勒索呢?

首先,需要能分清楚彼此的責任。

那天我在演講時,學員Kevin 發問,他在父親仍在世時,很想到加拿大去念書,卻被母親阻止,說父親身體不好,不知道還有多少時日可以陪伴他,Kevin 把話聽進耳後就決定不出國了。父親離開的幾年後,Kevin 依舊想出國念書,母親就開始說:

「有必要離家這麼遠嗎?你就這麼想擺脫我嗎?」惹得Kevin 很苦惱,因為母親一直強調,如果愛他就應該陪在他身邊,但Kevin 一直有個無法實踐的夢,不時感到無奈。

我相信,這個例子大家都不感陌生。當你想達成夢想時,父母成為你夢想的羈絆,還責難你的夢想不切實際與背叛親族,但這些責備與恐懼背後,其實是父母滿滿的分離焦慮,他們無法預見孩子離開後的孤單,更不願去承受孩子飛走後,兩老需要大眼瞪小眼的生活。

因此,在所謂的「責任」議題上,分成兩個層次:一是「家庭歷程任務」,另一是「個人成長任務」。

在家庭歷程上,當孩子成年,就該成家立業,獨立出去,擁有自己的家庭,或擁有自己的事業。家庭階段也會從滿巢期過渡到空巢期的階段,也就是說,原本家中的孩子都在巢穴裡受父母的哺育跟滋養,到了成年茁壯後,該具備能力飛出巢穴,成立自己的巢穴,家庭就到了沒有小孩的空巢階段。

空巢期的家庭任務,就是卸除父母的角色,好好回到夫妻生活上,重新回歸兩人生活,若夫妻中有一人離世,則是回歸到自己身上,重新做自己。

然而,在華人家庭中,最難卸除的就是父母的職責,對成年子女過度干涉。同時,成年子女也會透過某些行為,允許父母持續干涉,例如:做決定時不斷問父母的意見,三心二意,就像是邀請人來為自己決定一樣,那麼父母就會理所當然,進入干涉。

因此,在第一個「家庭歷程任務」的原則,當我們與父母對話,就要提醒父母卸下父母角色裡的擔憂與恐懼,練習讓親子之間以兩個成人的模式互動,尊重孩子的決定。要父母卸下角色,對父母而言的困難是,孩子在他們心中永遠是孩子,而他對孩子的印象是否總停留在少不經事的階段呢?如果是,身為成人,我們能否夠獨立自主,夠信任自己的決定和行為呢?

你可以說:「媽,想到我出國念書,你一定很擔心,覺得我還小會把事情搞砸,但我已經長大了,你可以不用這麼辛苦,我會照顧好自己。我也希望,你為了我們在年輕時奉獻出的時間,可以用接下來的人生好好彌補,去完成想做的事。你可以好好當自己,而不是只當媽媽。我看到這麼當自己又開心的媽媽,也會為你感到開心!

在「責任」議題上,來到個人成長任務的部分。在Kevin 的例子裡,其實母親有情緒依賴還有分離焦慮,所以面對孩子的選擇,總是有非常多的挑剔和批評。不允許孩子決定的背後,是擔心孩子離自己遠去。因此,無論Kevin 出國深造也好,或者前述提到的Lisa 與男友的例子,都是相似的心理因素──父母沒有準備好跟孩子分開。同時,父母也需要孩子的陪伴,來對抗孤單寂寞等各種情緒。

但對於每個人的成長任務,「情緒獨立」是很重要的一環。當情緒不夠獨立,就無法承受分離後的傷心和寂寞,孩子就要犧牲自己的成長,陪伴在側。當孩子本身也想著「自己一個人會很孤單寂寞」,就成了父母一樣陷入情緒依賴。

假如父母情緒不獨立,而你也是,就成了心理學上常見的共依存現象,好比糾纏在一起的藤蔓,痛苦萬分又難分難捨。

所以,在個人成長的任務的原則上,當我們要與父母對話,就要挑明去談事情發生後父母的情緒,父母一定會傷心、也會想念孩子。那在思念時,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孩子又可以做到什麼?

我們都需要練習好好照顧自己

以Kevin 的例子,孩子可以說:「媽,想到我出國念書,你會不會很傷心?我知道這麼愛我,一定會傷心的。但這對我的人生很重要,你這麼愛我,也會希望我去做自己開心的事吧?如果你很想念我,那我教你怎麼用視訊,我們每天都可以視訊,或者你太想念我的時候,你就去做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把你對我的愛和想念放在那上面!你不是最喜歡花花草草嗎?我幫你報名花藝課,也去逛花市,你覺得怎麼樣?」

最後,我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特別會觀察別人的情緒跟感受,看見別人卻忽略自己。所以,你需要練習照顧自己的需求。其實你很委屈、很疲倦,需要休息。可能昨天陪了媽媽一整晚,工作都無法完成且一身疲憊,這時你要回到自己身上去肯定正在經驗的感受。現在身上的情緒,除了疲倦,還可能有很強烈的委屈,甚至是強烈的憤怒。

那憤怒的感覺是什麼?是我都做了這麼多,你都不滿足!

這些感受都值得被你肯定。可是當自我的組成裡有著許多否定時,你會跟著否定身上的情緒,會覺得「我怎麼可以生氣?他是我這麼重要的人!他從小為我們犧牲了多少事!」

許多被家人安排人生的孩子,都活得無力,甚至抑鬱。他們從小就習得的無助經驗,使得他們不能反抗父母,壓抑所有的感受,以至於連快樂都感受不到。

但我們身為人,就是會有感受、情緒與欲望,這些感受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警醒與保護我們,並非來搗亂。當我們錯誤認知感受的存在,終究會導致情緒上的疾病產生。

很多人罹上抑鬱症後來看診,才發現他們真正罹患的是「拒絕情緒症」。他在意識裡一直想要拒絕家人的情緒勒索,但在理性上無法做到,所以不斷拒絕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最後衍生疾病,他們也得以逃離家人的掌控。因為潛意識裡,我們明白,當我成為病人,你就不能再要求我什麼了。

我在演講時對Kevin 說:「如果你的夢想一直沒有實踐,會不會有一天你在暴怒時,對著母親衝出這句話:『都是你阻礙我的人生,要不是為了要陪你,我早就在國外工作了!』這種傷人的話?」

Kevin 對我點點頭,他已經有怨氣了,要是持續壓抑自身情緒,沒有適時設限,依舊有可能導致家人之間決裂。所以,首要任務就是卸除角色責任,以及與父母談分離的傷心。

愛,不需要指責,但需要被理解與說出口。當我們都能理解那份愛,以及背後的心理糾結,就能好好設立界限,擺脫父母的情緒勒索,往真正渴望的人生邁進,也幫助父母一起成長了。






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存在情緒勒索的情形,但在家庭關係裡,這是更普遍也更嚴重的。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611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