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利思義,求之有道】 對於利益的追求要合乎「義」,不合理的,即使是一碗飯、一分錢,也是不能要的。
|
||||||||||||
【 見利思義,求之有道】 對於利益的追求要合乎「義」,不合理的,即使是一碗飯、一分錢,也是不能要的。 利益就像一面鏡,反映出一個人靈魂的高尚與否,以下一則小故事,引領我們思考追尋名利過程中,是否合乎「義」,對得起自己良心與社會。 有位樵夫名為拉比,平日靠砍材為生,每天要把砍的木材背到城裡去賣。有天,拉比為了節省走路的時間,決定買了一頭驢。於是,在街上向阿拉伯人買了一頭驢牽回家,徒弟們看到拉比買了頭驢回來很高興,就把驢牽到河邊洗澡,結果,從驢脖子上掉下一顆光彩奪目的鑽石。
徒弟們高興得歡呼雀躍,認為從此可以脫離貧困的生活了,可是拉比卻要他們趕快上街將鑽石歸還給阿拉伯人。拉比說:「我買的只是驢子,沒有買鑽石。我只能擁有我所買的東西,這才是正當行為。」 阿拉伯人驚訝問:「你買了這頭驢,鑽石在驢身上,你實在沒必要拿來還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拉比回答:「這是猶太人傳統。
我們只能拿付過錢的東西,所以鑽石必須還給你。」 阿拉伯人聽後肅然起敬,說:「你們的神必定是宇宙中最偉大的。」 由這則小故事裡頭,不難發現人性受到環境與利益的挑戰時,若沒有受到一定的「制約」並「有所節制」,在面對眼前利益時,往往容易犯下「失心」之誤,而忽略了「不取不義之財」的道理。 |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102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