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凌晨兩點,我下班了,終於可以接孩子回家了!」單親全職媽媽的自白,都是現實的滿滿苦楚! 觀看數:436 人
大多的國家社會,為了扶養小孩,
大多的夫妻都會選擇雙薪家庭,
早上出去工作,把小孩托育給保母或幼稚園,
下班的時候再去接小孩回來,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環境,父母不得不這樣做,
然而,
在高壓的日本社會,
拼命工作到晚上已是常態,
這是父母都有工作的情況下,
誰還能準時接小孩回家呢?
日本有一檔紀錄片,
叫《紀實72小時》每集只有二十幾分鐘,
每次拍攝限定72小時,每期只選一個小地點,
可能是印刷店,可能是青年旅館,可能是便利店,
有一集選擇了一家開至淩晨的幼稚園。
雖然影片只有短短的七十二小時,
但是道盡了人間的眾生百態。
你平時幾點接孩子?
放學的三四點?
或是晚托班的五點?
有一所幼稚園,
每天從早上7點到深夜2點,
陸續都有家長來接送孩子。
孩子是天使,
也是上天出給每個家庭的思考題。
每個家庭都曾陷入過這樣的兩難:
想好好陪孩子,可錢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依靠老人,就要犧牲他們的自由、也難免有隔代的矛盾;
雇傭保姆,賭上人品奉上高薪,未必贏得來表裡如一的好人。
就算拼盡全力,
還是有很多因素在人力掌控之外。
《紀實72小時》之深夜幼稚園篇,
像黑幕裡透出一道光,些微暖意對於負重前行的人們竟如此珍貴。
所謂24小時幼稚園,其實就是日夜全托,
主要為那些不方便傍晚放學後來接娃的家長提供服務。
初入園中,孩子們無邪的笑臉湧入鏡頭,各種獻寶搶鏡,暖暖的~
送孩子來的是從事各種行業的勞動者——
飯店服務員,裝修工人,不動產業人員,美容師,記者……
從早上7點到淩晨2點,
包括週六周日,他們隨時可以入園探望或接送孩子。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日本的老人不太幫忙帶娃,
所以很多需要工作到深夜的單親爸爸媽媽們,
正是靠著24小時幼稚園,才得以兼顧謀生和育兒。
從普通行業的收入可以承擔起生活和托育兩筆費用來看,
這家幼稚園的收費不會太離譜。
這間幼稚園裡的孩子,
從1歲到6歲,總共約150個。
大多數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或父母無法一直陪伴的家庭。
丈夫外派、獨自育兒的記者媽媽
將近19點,一對母女還在讀繪本,沒有要走的意思。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因為丈夫被外派,
記者媽媽必須獨自承擔起育兒任務。
2歲的女兒若葉正在第一個叛逆期,
什麼都要自己做主,時不時向媽媽宣佈:
「我不是小孩子了。」
讀繪本,滑滑梯,每天離開幼稚園都要花上一個小時。
玩了很久還不肯走,媽媽跑上去一把抱起,今天的消耗戰才被迫結束。
此時的她很疲憊。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週五晚上,爸爸回來了。
一家三口在一起,媽媽的心終於踏實下來。
無論是被迫接受還是主動選擇,
幼稚園的存在都給了暫處困境中的人們一點緩衝的空間,
一份堅持下去的勇氣。
打理日料店的老闆娘媽媽
零點之前,幼稚園的門被輕輕推開,孩子們已經睡得很深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和丈夫一起經營日料店的媽媽,
在打烊後匆匆趕來,把早已熟睡的孩子接回家。
短暫而輕聲的交談中,
她對這家幼稚園充滿感激——
它的存在讓她的人生有了繼續奮鬥的可能。
熟睡中的孩子無法理解成人的為難。
媽媽說,放任自己全職陪孩子,
就會離社會主流的奮鬥價值觀越來越遠,
最終滑向未知的深淵。
所以再難也得兩頭兼顧著,
哪怕犧牲一部分,放棄一部分,
人生整體還是完整的。
為了不吵醒孩子,媽媽叫了計程車,
輕輕地抱著孩子上車,靜靜地回家。
有一天,孩子剛入園就發起了燒,
體溫計上的數字直戳媽媽的心臟。
但她分不開身來親自看護,
需要臨時找到人才能把孩子接走。
她匆匆離去,孩子卻誤以為被遺棄,哭得撕心裂肺。
踩著孩子的哭聲,媽媽一步一回頭……
夜店工作的單親媽媽
過了淩晨1點,2歲的男孩醒了。
生活已經形成習慣,
每天在媽媽來接的這段時間他會醒來等著。
媽媽進來的時候,
他已經由老師抱著等在門口。
媽媽來了!
母子的相見,
即便在深夜裡也無限甜蜜。
在酒吧工作的媽媽,
因為一次遇人不淑有了這個孩子。
懷孕的時候還被男方訛錢,
而且發現男方還有眾多女友,
所以最後決定一個人撫養孩子。
單親媽媽缺乏保障,
她白天和晚上都在工作。
儘管內心有著巨大的壓力和苦惱,
但也拼盡全力要給孩子幸福。
第二天,孩子到了入夜時分才被媽媽送回園裡 。
剛剛過去的那個白天,
媽媽難得休息,可以好好陪孩子。
就像生活總是在你忍受不了苦澀的時候,
突然塞進一顆甜棗。
分別時刻,
孩子的哭聲回蕩在整個幼稚園,
媽媽忍著不舍,奪門而出。
我也知道陪伴很重要,
可是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就養不起你。
想給兒子雙份愛的單親爸爸
中午之前,有位爸爸送來孩子。
在媽媽缺失的家庭裡,
他已經獨自撫養兒子3年。
這是個細心的爸爸,
他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多親子陪伴,
所以之前在夜間餐館打工,後來換了一份時間更自由的工作,
甚至曾一度糾結過要不要辭工,像全職媽媽一樣全天陪著孩子。
可是醫生告訴他,
爸爸是不能代替媽媽的,
爸爸只能以爸爸的方式養育孩子。
這讓他再度陷入了迷茫。
更何況,他需要有經濟收入來保障孩子的成長。
為人父母,
大概就是永遠面對著一堆沒有答案的問題吧。
節目拍攝的第三天,
是孩子們帶便當去郊遊的日子。
也是家長用便當傳達愛意的重要時刻。
媽媽們各顯其能製作的便當好看又好吃,
這可難壞了單親爸爸。
雖然不善庖廚,
但他還是努力地想給兒子最好的。
從超市里買來孩子愛吃的的東西,
稍作加工後整齊地碼進便當盒。
對孩子來說,
吃什麼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便當是爸爸做的。
珍惜每一分鐘的花店老闆爸爸
又一天傍晚。
一對父子在離去前開心地踢起了球。
爸爸還穿著工作服,
顯然是忙中抽空來接孩子。
因為經營的花店要營業到深夜,
工作間歇的親子時光就顯得很珍貴,
連步行回家的15分鐘也是父子兩人小小的溫情時段。
他們想出各種玩耍的花樣,
街區和黑夜是他們的天堂。
孩子再有半年上小學,
生活的艱難在日漸長大的心裡漸漸清晰,
小小的他已經能為店裡幫忙了。
親子時光也到此結束。
把孩子帶回家,托給爺爺奶奶,爸爸又回到店裡忙起來。
一間溫暖的幼稚園
這間收費不太貴,
又需要24小時不間斷營業的幼稚園,
能夠給孩子什麼樣的照顧?
因為各種原因需要長時間逗留在園內的這些孩子們,
又會受到怎樣的對待?
感動的是,這家幼稚園的育兒師非常盡職,
從孩子的生活起居到心理波動都照顧到。
從早到晚的照料之外,上床之前要挨個幫孩子們洗漱。
躺下後輕輕哄睡。
無論幾點來接,一直都有人值班看護著孩子,
讓孩子們半夜醒來也不會因為無人回應而害怕哭鬧。
有時候還會把著急的孩子抱到屋簷下等待媽媽;
保育員們還會適當更照顧單親家庭的孩子,
積極引導他們,給予他們關愛。
而這間幼稚園裡的孩子們,也格外懂事。
郊遊那天,男孩小健的卡通便當被他自己不小心捏壞了,
因為是媽媽做的,傷心的小健一個人抱著膝蓋哭了好半天。
夜裡媽媽來接的時候,
育兒師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媽媽。
但孩子們自由歡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愁苦。
正如大人們期盼的那樣,
千斤重擔自己扛,
只為給孩子托起一個陽光明媚的童年。
夜晚8點,中洲開始了又一場燈紅酒綠,
人間的繁華似乎永不散場,人生的溝坎也總有邁過去的一天。
孩子和大人過著各自的夜晚,
再久的等待都是為了每天的相聚。
誰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開到深夜的幼稚園,本不是理想社會的樣子,
但確實現實社會裡必不可少的存在。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大宮耕一,
在最初是對這種幼稚園抱著質疑態度的。
但在拍攝的過程中,
當他親眼目睹一個個在工作與育兒中辛苦掙扎的父母,
當他見證保育員們用最大的愛意和溫暖,
讓思念父母的孩子得到安慰時,他也理解了這種特殊的存在。
有的時候,
不算太好的選擇也好過沒有選擇。
它是社會的安全線,也是人性的庇護所。
24小時的幼稚園,
充滿溫暖同時也充滿希望。
願每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願每位父母都能跨過人生的困難,
陪伴你們的,還有你們最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