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姨把自己「送」進ICU!殺魚時這個動作,把她害慘了 觀看數:363 人
阿姨把自己“送”進ICU!殺魚時這個動作,把她害慘了
來源:錢江晚報
“胃有點不舒服,上醫院呢有點麻煩,結果一低頭看見正剖殺的魚,想起一個偏方,就……”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病情日趨穩定的吳大媽(化名),聊起一周前的驚險經歷,仍後怕不已,“當地醫院醫生催著趕快去大醫院,我才意識到一閃念的事,居然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茜表示,幸虧當地醫生當機立斷,建議病人連夜來大醫院,再遲些就十分危險了。
谷丙轉氨酶飈130多倍
“復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已上升到6600多,(正常值50以下),膽紅素也高,小便量很少,結合老人平時沒有肝腎病史、也沒有服用肝腎功能損害的藥物,而當日上午生吞魚膽,當即考慮是生吞魚膽中毒引起的多髒器功能損害(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等)。”當晚在急診醫學科值班的主治醫師李剛回憶說,晚上近10點,十分虛弱的吳大媽在家人攙扶下,進入浙江省人民醫院。
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到患者得重病的來龍去脈。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沒想到,她下午開始出現肚子脹、拉肚子五六次,感覺頭暈、無氣、吃不下東西,小便量也很少……直至傍晚時分,老人實在堅持不住了,於是在家屬陪同下匆忙到當地醫院就診,一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3400多。“趕快去大醫院,遲了可能有生命危險!”當地醫院醫師得知其生吞草魚魚膽及嚴重病情,建議患者馬上轉至大醫院。在家人陪護下,吳大媽驅車近3小時趕到浙江省人民醫院。
李茜(左2)與同事觀察病人治療情況
事不宜遲。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經過幾天努力,吳大媽病情終於明朗,“肝功能及腎功能明顯好轉,小便量也開始多起來,且胃口也有了,能自己進食,從一開始進入醫院病懨懨,到早上查房的時能愉快地跟醫生進行交流了。”李茜作了救治小結,醫生們評估後認為吳大媽恢復不錯,可以轉普通病房進一步觀察治療了。
血液灌流加血液濾過治療
魚膽千萬不能吃
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紅英表示,隨著健康教育的深入,魚膽中毒較以前已很少見,但在農村及相對偏僻閉塞的地方,仍有一定的“市場”,就像我們這次收治的吳大媽,聽信“生吃魚膽能治胃病”,導致自己髒器功能受損;在民間,還有生吃魚膽清肝明目等傳說。
所有魚的膽囊都有毒?有報道稱,研究者共發現21種魚類裡有11種魚有毒,包括鯽、團頭魴、青魚、鯪、鰱、鱅、翹嘴鮊、草魚、擬刺鯿、鮈、赤眼鱒,這幾種魚都屬於鯉科魚類(Cyprinidae),所以認為鯉科魚類的魚膽均是危險的。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膽鹽、氫氰酸物質等可以導致溶酶體變性、線粒體腫脹,使細胞能量代謝受阻,細胞壞死;氧自由基增多,使生物膜特性發生改變,導致器官功能代謝改變;抑制線粒體酶活性,加重細胞損傷;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加重組織器官損傷。”潘紅英介紹,臨床表現為多個髒器功能受損,其中以胃腸道、肝、腎功能損害最常見,嚴重者可累及心髒及神經系統等。胃腸道症狀表現為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嚴重者出現腸鳴音消失、腸梗阻、嘔血黑便等;腎髒功能受損表現為少尿、無尿、腰痛、下肢水腫等,尿檢可發現紅白細胞、管型、蛋白尿,尿素氮和肌酐可明顯升高。肝損害表現為乏力、納差、皮膚鞏膜黃染、肝髒腫大、血清轉氨酶及膽紅素升高等,嚴重者出現腹水、肝昏迷。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李茜也提醒,一旦出現魚膽中毒,應盡快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治療,治療上可以洗胃減少毒素吸收、補充液體促進毒素排出,短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採用先進的血液灌流聯合血液濾過透析治療促進毒素排出並支持肝腎功能,盡快阻斷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