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搶玩具時,日本媽媽竟然「這樣」做!家長們都要看看…
小孩子之間最常發生的問題, 許多是跟「玩具」有關! 當小孩為了玩具爭吵時, 作為家長, 是要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還是要插手幫他們呢? 井田媽媽和佐藤媽媽是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井田和佐藤今年都是4歲。 一次兩個孩子因為搶一支玩具槍而打起架。 一個孩子扯著對方的頭髮, 另外一個孩子抓著對方的衣領。 但坐在旁邊的兩個媽媽卻仍舊談笑風生, 完全沒有阻止或勸說的意思。 倒是一個外人在一旁乾著急了, 「不怕孩子們打壞嗎?」 「這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 他們會找到解決的方法的, 如果父母什麼都幫忙, 他們以後會不知道如何應對更多的困難。 小時候適當放手讓他們應對, 長大後會更自立。 在沒發現出現意外前, 日本爸媽一般不會插手孩子間的事情。」 最終,佐藤因為被打敗而選擇了其他玩具, 反倒井田因為沒人跟他搶而自感無趣, 主動將玩具讓給了佐藤。 當然,面對孩子們搶玩具,爸媽們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應對辦法。但最糟糕的莫過於下面的情形, 這也是很多家庭的無知做法, 先給大家列舉一個中國家庭的普遍現象: 小木家裡來客人了,是4歲的小表哥。 小表哥看到地上的小火車 覺得很新奇就蹲下來玩, 小木一把抱在懷裡,嘴裡嚷嚷說: 「這是我的,你不能玩!」 小表哥因為很喜歡, 二話不說就衝向前跟小木一起拉扯小火車。 小木媽媽看到兒子的舉動有點尷尬: 「別搶了,讓哥哥玩!」 小木不答應,小木媽媽掰開小木的手: 「怎麼這麼小氣, 讓哥哥玩一會又不會帶回家。」 眼看著媽媽幫忙搶玩具, 小木「哇」一聲大哭起來。 可能很多媽媽都贊同 小木媽媽的做法 孩子自私就該這樣治! 據說這一比例達到99%。 但事實上孩子真的是自私嗎?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 孩子們似乎都有個奇怪的特點, 就是平時的玩具放一邊可能很久都不碰一下, 但如果哪天來客人了,當別的孩子也想玩時, 就會發生玩具搶奪大戰。 事實上,幼兒說告訴你, 6歲前的孩子會經歷一個「物權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 他們會把屬於自己的東西 都貼上一個「標籤」這是我的。 當哪天這個屬於「我的」權利被侵犯, 孩子就會通過反抗來維護自己的所有權。 如同大人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一樣, 孩子的物權也同樣應該得到尊重的。 如果大人強迫孩子分享, 或者搶奪孩子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耍, 會導致什麼後果? 首先,孩子會由於委屈而哭鬧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 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受尊重, 會因為大人的不支持而自覺自尊感下降; 連平時愛自己的大人 都「偏袒」別人, 孩子心中的安全感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長期被父母這樣對待, 這樣的孩子性格也會比較暴躁, 但同時內心自卑。 當作為父母, 我們也不應該為了維護孩子的物權 而排斥「分享」, 但尊重物權,是分享的前提。 面對孩子們爭搶玩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1、先問孩子一個問題「這個玩具是誰的?」 這個問題能讓孩子的「擁有權」得到認可, 孩子也會因為大人的這種認可而高興, 會減少了分享的抗拒感。 2、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導「嗯,原來這個小火車是小木的, 小木有權利決定是否分享噢, 小哥哥你如果想玩要先徵求小木的意見。」 或者說:「跟其他小朋友分享 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小木願意跟小哥哥分享嗎?」 3、始終尊重孩子的決定如果孩子不願意,堅決避免強迫的行為。 作為大人, 可以分散想玩而不能玩的那個孩子的注意力 「小火車是小木的呢,阿姨不能決定, 但是阿姨可以給你吃一顆糖可以嗎?」 很多時候,這樣的爭吵往往就此迎刃而解。 父母反而要重視「老好人」小孩「老好人」小孩表現在玩具被搶也不懂反抗。 很多時候這是因為這些孩子 對自己的玩具沒有「物權」概念 或有這種概念但是不會堅持自己的權利。 你能想像一個人在街上被搶劫 卻無動於衷的嗎? 這類孩子責任感和自主意識往往也會差一些。 如何應對「老好人」小孩?家長可以在家裡為孩子設立專門的區域 擺放屬於他們的東西, 平時還要注意對孩子的 獨立想法和需求表示稱讚, 家庭中的決策或計劃, 也盡量聽取和尊重孩子的意見, 從而讓孩子慢慢養成「我的」自主意識。 所以, 父母不要再傻傻地強迫孩子分享了, 物權得到尊重的孩子, 責任感、小主人精神、 自主意識、自信心也會較好。 其實 孩子的行為都有他們的道理呢!試著站在他們角度想就能讓他們得到更多!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643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