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師司徒達賢:「不必有很高的理想,人生沒有什麼非要不可的!」
司徒達賢是亞洲第一位 主攻企業政策的博士 也是台灣產官學界少見 且都一致服氣的「策略大師」 平常叱吒風雲的經理人 到政大企研所的課堂上 面對司徒達賢咄咄逼人 又一針見血的詰問、思辯 照樣冷汗直流、招架不住 教書 30 年來 … 他始終是學生眼中 又敬又畏的「嚴師」 然而嚴師律己更嚴 《Cheers》雜誌約訪他 談「黃金 10 年」時 司徒達賢第一個反應是: 「我沒有黃金 10 年我一直還在努力中!」能夠令企業家 學生們頭皮發麻 卻又同時豁然開朗的策略大師 人生路上是如何思考自己的生涯策略? 這次司徒達賢很難得談的不是企業個案而是自己的故事他有出人意表的答案 司徒達賢:我高中就決定念企業管理當時教育部委託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 指出台灣未來需要公共行政跟企業管理的人才 所以由政治大學在金華街 成立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下設企管系所與公行系所 我媽媽在教育部上班 因此我高中時就知道 有個政治大學的企管系很厲害 別人是考上以後才了解那個領域我是老早就知道!我姐姐又正好在政大唸西語系 有一次拿政大企管系的學報回家 企管系系主任任維均老師 寫了篇文章介紹企業管理 我看了覺得很了不起 別人考上以後才了解那個領域 我是老早就知道 所以是第一志願進政大企管系 當時我的分數可以進 台灣 所有大學 的 所有系 公費留美大四畢業,我考上自費留學 準備申請學校,到伊利諾大學念 MBA 本來一切都準備好了 沒想到碰到考上公費的小學同學 所以退伍前,我也去報名考公費 結果身分從自費生變成公費生 記得當時剛去美國唸碩士一下課,我就到學校的reference library 去(參考圖書室)把指定參考文章借來看,怕借不到 拿著尺,一行一行對著英文慢慢看 有壓力才能專心念完碩士,博士只花 3 年就畢業 因為教育部只給我 4 年公費 我不能拖太久,要趕快念,專心念 第 5 年,我拿了一個獎學金 這個態度滿重要 我現在指導很多博士班學生 瓶頸都不是想不出來而是情緒管理:人散掉了,精神無法集中我有適度的經濟壓力,反而是運氣好 為什麼教企業個案時 我能跟高階主管討論? 這跟能力沒有關係,跟讀書有關係 第一,我是根據我的興趣去選了專業; 第二,我企業管理念了 9 年 所有東西都覺得是有用的 而不是為一個學位去念 我課修得多,不聰明靠用功,把基礎打好從法律到經濟 從「人」到各種「功能」的學科 拿了教育部公費,等於國家栽培 我以這樣的心情回國服務,直到現在 我一直以為自己會去經營企業,後來沒有 念完博士開始教書,路線不一樣了 教書很好玩,倒也不需要到企業界去變化 從「了解自己」去塑造優勢策略,代表重點的選擇 企業要選擇,人更要選擇 因為時間就只有這麼多 想清楚要做什麼 把它做好就好了,就這麼簡單 有一種策略觀點叫resource based view(資源基礎觀點)意思是不需要知道什麼策略 只要把自己充實好,機會自然就多 企業資源多,組織會成長,才有策略的問題 人不一樣,一個人不能做很多事 只要有一個機會就忙不過來了 太有策略,同時做太多事,反而做不好 人只需要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每天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好好做好 不必有很高的理想,非要什麼不可 第一,你不一定有機會 第二,你不一定做得來 第三,你不一定喜歡 生涯要什麼策略?就是充實自己,做喜歡做的事,慢慢了解自己像我不太喜歡跟不大熟的人打交道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很有彈性 後來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適合 慢慢了解自己長於什麼,短於什麼 在過程中 … 慢慢塑造自己的優勢 這是比較實際的 全力以赴每天進步一點點教書是我喜歡的工作、生活方式 我過去 10 年出了 10 本書 每個字都是自己用 倉頡輸入法在電腦上打出來的 每篇文章,都盡最大力量去想題目 請別人幫我改文章,讓讀者覺得有幫助 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喜歡全力以赴,利用每天的 時間進步一點點,這就夠了。 人生其實並不複雜,也不用想得那麼偉大。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076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