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團隊裡厲害的「狼」,養成了溫馴的「兔子」!
1. 兔子窩文化肯定要失敗。尤其搞互聯網,競爭這麼激烈, 如果不是狼文化,肯定是死路一條。 2.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 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 形成兔子窩,霸佔着崗位、資源和機會。 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 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3.成功的企業,嘴裡不一定說,但骨子裡多數都是狼文化,比如三星、阿里、騰訊,都是狼文化。 他們把對客戶的研究、了解, 結合自身長處,發揮到極致。 如果是一幫兔子做產品,才不會去想這些呢。 雖然許多朋友都轉載該文並認同這樣的看法, 但這個論述本身我認為還沒講到骨子裡。怎麼說呢?隨便去問任何一家公司老闆,如果狼能叼肉回來, 兔子只能窩在公司裡閒幹,你會選狼或兔子當員工? 99%老闆必然告訴你當然選狼,誰選兔子? 如果所有老闆都有這種意識, 都知道挑狼進入團隊是好事, 按理說,兔子自然會被淘汰, 而狼群則會在企業內不斷出現。 然而事實證明並不是如此, 多數公司還是一樣有狼與兔子的存在, 兔子並沒有完全被消滅, 反倒是許多公司即使有意識想讓狼在內部衍生, 卻發現無論怎麼努力,組織就是不存在狼性,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換言之,單純說狼比兔子好, 這只是最基礎的認知層次, 真正應該探討的問題是, 是什麼讓狼窩變成兔子窩? 是什麼讓狼不願棲息在這樣的地域裡而離開? 又是什麼讓兔子能不斷在企業內繁殖? 在我來看,真正關鍵點在一個企業內的管理制度、 文化、價值觀,能否容許「狼」的存在? 也就是說,會產生兔子窩的緣故, 往往不是兔子自己的繁殖,更多時候是企業的文化與體制把狼變成了兔子,或是把狼趕跑而迎來兔子,若是如此, 你找再多的狼進入公司都沒有意義, 因為他遲早變成兔子。 巴菲特曾說:「一個優異的經理人, 碰到糟糕的企業,最後往往存在的還是那間糟糕的企業」 這句話旨在凸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 就是一間公司對參與其中的個體有較高的影響性; 反之,個體要能撼動一個組織, 則往往徒勞無功。巴菲特將這種現象, 稱作「體制性阻力」, 就像地球上任何人都難以抵抗地心引力一樣, 組織內的所有人,都難逃這種阻力的影響。 體制性阻力從何而來,每一家公司應該都有所不同, 然而其根源不外乎是因為「組織內個體之間失去信任」、 「人情凌駕專業」、「領導者偏狹的資訊接收」, 以及「因組織變大需要嚴謹管理方式所產生之官僚文化」這幾項因素。 Simon Sinek 在「好的領導者, 會讓你有安全感」的TED演講中提到, 組織內的個體之所以能發揮最有效率的合作模式, 是因為組織內具有強烈的安全感與信任, 而這源於領導者的價值觀與行為所致。 某乘客因為遲到而被航空公司服務人員臭罵一頓, Simon Sinek 覺得似乎太嚴重,於是好言相勸, 沒想到竟被該服務人員反嗆: 「先生!若我不維持這樣的規矩, 很可能我的工作會不保!」 顯然,從服務人員的言談中可以發現, 公司並沒有給予服務的同仁們充分的安全感與空間, 以至於服務人員凡事只能按規定辦理, 以避免犯錯會招致開除的命運。 官僚的文化與習氣不也是從此而生?不願變通,不願主動給予意見, 凡事按規矩做,因為要是超越規矩提供服務, 卻因此犯錯就得承擔的責難, 既然如此,不如不做。 結果,該存在於服務內的人情味, 頓時被冷冰冰的「這是公司規定」給徹底打趴了。 另一方面,領導者的領導風格, 也是決定組織是否能為狼窩或兔子窩的關鍵影響力。 從理想上來說,每個老闆都能誇誇其談地說開放人才, 開放有才之士給予公司意見;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 多數老闆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人性使然, 第二則是管理制度的某種必然性。 若你不曾擔任過最高決策者, 你很難理解身為一個決策者 的確很容易用小圈圈去治理他的公司。 公司若還小,你可以聆聽許多人的寶貴意見, 這時候的決策成本尚低; 但如果組織越趨龐大, 你自然不可能收集所有人的意見才做決策, 而會將這樣的決策機制僅只擴及到你信任的核心幹部群。 這時候,若這群核心幹部有才,有遠見,有格局, 你的決策品質就會相當優良; 反之,如果靠近你的是一群只想掌握權力卻不幹事, 對部門底下同仁只有親疏遠近沒有專業考量, 天天想著如何排擠對手爭取上位、 排擠有能力的下屬而不是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佞臣, 最高領導人的決策品質當然低落。 糟糕的核心幕僚群,會大大影響企業內人才的服務動機與工作士氣。當第一線同仁的真實聲音無法反映到最高層的時候, 他們會永遠覺得自己處在沒有人關心的坑洞裡, 等他們受不了溝通難以進行,工作環境無法改善, 自然會離開組織,造成較高的流動率, 企業的營運成本自然也會提高。 決定了核心幕僚群的素質; 而核心幕僚群的素質,則會決定公司能否成為狼窩。 所以,公司固然不希望兔子成群, 但要能塑造出強大狼性的組織, 這才是領導者真正的挑戰, 而不單單只是排除兔子這麼簡單而已。 最後,我想跳脫兔子與狼的二分法來看待史玉柱的觀點。再怎麼說,公司內需要有不同的人才, 兔子也好,狼群也罷,其實終究是各司其職, 而不是只能二選一。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曾說: 「企業經營需要四種人才, 鎮山之虎、叼肉的狼、保護的傘、看門的狗。 我在機構扮演的就是鎮山的虎和保護的傘。 我們有很多很會經商的狼; 而做稽核、行政看門的人, 就像狗。各種功能的人都要有。」 張良為他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之外; 韓信為他帶兵打仗,戰無不勝; 蕭何為他管理組織,穩固後方。 若非此三人分工合作,劉邦也贏不了項羽。 這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教訓是, 劉邦就是能海納百川, 形塑各種人才都能在這裡得到重用,找到舞台, 這才形成了漢營的「狼窩」; 反觀項羽剛愎自用,連唯一的謀臣范增都保不住, 韓信也曾服侍過他而投奔劉邦, 顯見領導者若無法由自身做起,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文化,縱然旗下有狼, 組織終究注定要成為兔窩: 不是狼不存在,而是他們全被變成了兔子。 總之,兔子不是沒有用,而是要看怎麼用。你要兔子去叼肉,那就是為難他; 相反的,你要狼傻傻窩在組織內看門,那也不成。 各種人才,有各種使用方式, 不只該因材施教,還要因材用之, 如此才能讓組織形成強大的生態圈,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狼窩成了兔子窩?關鍵終究在老闆的思維而已。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503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