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台灣唯一一個沒有遊民的地方在哪裡嗎?
《你知道全台灣唯一一個沒有遊民的地方在哪裡嗎?》 答案是:花蓮玉里。因為玉里天主堂有個叫做劉一峰(Yves Moal)的法籍神父,他見不得人受苦,不論是心智或肢體障礙、失業或無家可歸的人,都成為他收容的對象。來台奉獻四十九年,直到九月,他剛獲總統文化獎「人道獎」。 天主堂的資源回收站,堆滿了被丟棄的電器、瓶罐、傢具和衣物。在劉一峰眼中,所有垃圾都是可以回收的資源,每一個人都是值得珍惜的靈魂。沒有人應該被世界遺忘,他不相信這個世上有「沒路用的人」。 早上六點,在彌撒儀式之前,劉一峰會安靜地吃頓早餐。從這頓早餐,他就已經開始實踐資源回收的精神。果醬是用別人送的賣不出去的水果自己做的,咖啡則用一匙即溶咖啡加過期保久乳,地上還堆了好幾箱保久乳。他說:「這些都是別人送來的即期品,送來的時候還有兩個禮拜到期,現在過期一週,沒關係,還可以喝。」 七十四歲的劉一峰已來台四十九年,長駐花蓮玉里天主堂,透過資源回收照顧失業的身心障礙者,一生都奉獻給了台灣的弱勢族群。 他見不得人受苦,路邊無家可歸的失業遊民,一律被他收留,根據個別能力為他們安排臨時工。玉里天主堂每天早上彌撒後,就搖身人力派遣中心,除了做資源回收,也派人力為鄰近地區採收水果或搬家,透過工作讓這些在就業市場碰壁的人可以維生,更讓他們找回自我價值。 當年神父奉派海外原是為傳教,劉一峰所做卻遠遠超越職務所需。他說:「傳愛的福音是包括社會跟教會的活動,沒有分開,我們所說的傳教都是要具體的愛人。如果有人沒有飯吃,我卻說我要忙教會的事情,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事。有人有需要,我就盡量的滿足他們的需要,特別是最基本的身體上的需要。」 在資源回收站的一角,一位單親媽媽坐在那裡,用器具把一條條的電線颳去絕緣外皮,取出其中可以回收的銅線。她的孩子是終日臥床的罕見疾病患者,她自己則因頸椎退化而戴著護頸。像她這樣的人雖然仍有工作能力,一般老闆卻不會聘用。此外像是坐過牢的更生人、或是酗毒酗酒難以戒除的,也都在天主堂找到庇佑。劉一峰談起曾酗酒的阿德,一度被醫生警告再喝酒就沒命了,被家人送來後至今滴酒未沾,已經考了駕駛執照,重拾獨立謀生的能力。只要偶爾出現這樣洗心革面的奇蹟,就可以鼓勵他繼續做下去。可惜,不是每個案例都如此令人欣慰。 最近有位從戒酒中心回來的阿偉,劉一峰好不容易幫他介紹了池上的工作,一早五點半起床要載他到火車站,他卻沒來,原來前一晚又喝醉了。談到讓人失望的例子,劉一峰不免聲音疲弱起來,但他說:「要有耐心,不能說一個人完全沒有希望,『沒路用的人』(台語),不能這樣說的。一定要給他機會。」 劉一峰收留的不僅是被棄置的物品,還有被主流社會排拒的靈魂和身體。他堅持從每一個人和物件之中找出存在的價值。就連玉里被廢棄眷村包圍而無人知曉的巨大樟樹,他也積極爭取開放為觀光資源:「大家遠遠的都只看到上面的樹葉,不知道原來下面樹幹那麼大。」 真的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人嗎?神父說:「沒有。我覺得每一個人的價值是無限的。一個有生命的人,不能說他不能站起來。我看了很多人都可以站起來,成為社會裡很有用的人。別人有時候會說『唉呀神父你怎麼都接收那些人』,我說他們也是人,也是很可愛,我們跟他們住在一起,會發現他們都有很多很可愛的地方。我們會重視他們的優點,缺點盡量地控制就好了。」 二手書店店長許靜如告訴我們「玉里沒有遊民」,因為神父不會容許任何遊民流落街頭,但她也有點義憤填膺地說,常有人吃定神父,總是來要東要西:「像你剛剛看到那個騎車停下來跟神父聊天的,其實都是來要錢。可是神父的赤子之心不會改變,他覺得每個人都是平等善良的。」 劉一峰在法國的父母前幾年過世前,決定先將家中農地分產給子女。他說他沒有妻小,可以把他那份給兄弟姊妹。但爸媽說不行,他可以把他那份遺產帶到台灣來,為台灣人使用。他遵從了爸媽的遺願,將遺產變賣後,錢帶回台灣,捐給教會。台灣早已是他的歸屬,所有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都是他的家人。 七十五歲了,他不免想到後事,「我覺得我的使命就是陪著痛苦的人,給他們一點點的支持。可是我也知道,到一個時候,命運就慢慢地不在我的手裡。比如說也許我變成失智老人,別人會替我做一些決定。我想留在這邊,一直到斷氣為止,可是誰知道,也許有一天,別人會安排別的路,可是沒有關係,一切就讓主安排。」 他的一切讓主安排,他卻無法不替他所收容的人安排他們的後路。因為他很清楚,其中很多人離開這裡,就真的沒地方去了。他不僅得替他們餵飽這一餐,還得設想他們的未來。像是才三十多歲的阿文,以前毒品用太多,記憶力已永久受到傷害,光是送一樣東西,走到半路就會停下來,因為已經忘記要拿去哪裡。安德啟智中心則因法定收容年紀上限為四十五歲,他也得替日漸年長的院生尋找下一個家,正在籌資興建「怡峰園」,讓這些無家可回的院生可以終老。他看著從小在安德長大,每天像保鑣一樣跟在他身旁的古庭魁說:「這樣他以後就有地方可以住。我也會在這邊養老。」 為了替弱勢族群謀福利,他跟慈濟功德會合作回收二手衣,對於安德啟智中心的智慧障礙者,則靠著教他們摺紙蓮花來培養基本職能。宗教在此擁抱的不是畫地自限的界線,而是寬容的人性。他雖尊重台灣宗教與傳統習俗,卻也有自己的判斷,農曆七月時帶孩子們去河邊游泳,有人不敢下水,他自己先下水示範:「他們有聽說傳統鬼月的時候不能做一些事情,可是我覺得可以給他們心靈的自由,可以自己做一些判斷,不一定要聽別人的。」 劉神父每天行程滿檔,除了天主堂和資源回收等工作,大家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要找他,有人只是請他幫忙開車載去合作社存錢,他想到當地交通不便,一樣來者不拒。他連上樓梯都用跑的,講手機一律開擴音,沒有任何秘密,偶爾忙到忘了某個行程,就自嘲已有失智老人的現象。 人生太短,要服務的人太多,分秒必爭之下,他開車一開出鎮上,立刻飆到時速八十公里,遇到了早已熟知地點的測速照相則迅速減速,一面面不改色地說:「還是要守規矩呀。」 文章來源:壹週刊 劉一峰(Yves Moal),1941年8月5日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24歲晉鐸為神父,1966年25歲來台服務,1986年奉派至玉里天主堂擔任本堂,1999年接任安德啟智中心負責人,次年開始資源回收工作,2012年獲行政院勞委會頒發多元就業金旭獎,2015年獲頒總統文化獎人道獎。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936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