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3歲鞏俐只戀愛不結婚:張藝謀不想給的,她也沒再問別人要 觀看數:2238 人
53歲鞏俐只戀愛不結婚:張藝謀不想給的,她也沒再問別人要…
鞏俐53歲了。人,尤其是女人,到了這個歲數,大都鬆一口氣,洩了勁,準備從人生衝鋒陷陣的前半場,退休到安穩的幕後去。
安穩,卻也丟了很多可能。
可你再看鞏俐,53歲,照樣風雲起。
先是被人拍到在巴黎街頭,和聞名全球的作曲家、電子樂大師,70歲的讓·米歇爾·雅爾親密牽手。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最近又上了《嘉人》9月刊的封面。流出來的幾張照片在朋友圈瘋傳,連最挑剔的女孩子都忍不住點贊喲,氣勢不僅不減當年,還在歲月裡多了許多韻味。
江湖上叫她「鞏皇」已經很多年,但那都是關於身份地位的,是鏡頭前面的她。
若說起她的感情,你會覺得,鞏俐特別接地氣。這些年,她就像是一部女人的進化史。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30歲前,必須結婚
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樣,30歲這個讓人敏感的年齡,就算對鞏俐,也是個缺乏安全感的大關。
在她們眼裡,30歲之前,要遇到心愛的人,要結婚,要有一個穩定的家,特別迫切。
所以遇到張藝謀,對當時的鞏俐來說,不知道是種幸運,還是不幸。
是他一手挖掘了她。
彼時的張藝謀,可以說是全中國最好的攝影師。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他37歲,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選角的時候,面對兩個演員猶豫不決,一個硬幣,他就把自己拋到了22歲的鞏俐面前。
不能不說,這是天賜的緣分。
沒有人知道,這部首作張藝謀到底花了多少心思,我們只看到了最後結果。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捧紅了鞏俐,也讓張藝謀愛上了她。
在希臘神話裡,有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雕刻家,有一次他創作了一個完美的美女塑像,那個姑娘幾乎就是他心裡最理想的女孩子,最後他愛上了她。
所以說遇到張藝謀,是鞏俐的幸運。因為這個男人最懂她。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你看他的鏡頭把她拍的有多美。
《活著》裡面,富貴的妻子,年輕時賢淑端莊,真是溫柔啊。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穿上這身旗袍,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外媒會喜歡稱她是最美的東方女人。
就算是拍《歸來》,鞏俐演一個年老的馮婉瑜,張藝謀還是能拍出她身上那份溫婉、細膩來。
想當年,張藝謀應該是真的,真的從心底里愛過她吧。因為只有真愛一個人,才能看到她身上的閃光點。
但這份愛,不止於男女之愛,背後更多的,還有欣賞,一個男性對一個女性身上的美和才華的欣賞,並不斷去引導、去讚美、去挖掘。
就像陳昇之於奶茶劉若英,竇唯之於王菲,愛得大氣又珍惜。
也只有如此被愛過、被保護過、被欣賞過的女孩子,才會真正從心裡油然而生出自信吧。
從相貌上,鞏俐不算特別出眾的女人,甚至剛出道的時候,不少人說她「土氣」。可在電影裡,她就是那麼美,那麼與眾不同。
《霸王別姬》裡,真是「最是一低頭的溫柔」。
《活著》裡,這一滴眼淚,不知道哭疼了多少人的心。
還有《藝伎回憶錄》裡,睫毛上這一顆將落未落的眼淚,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動人了。
甚至靠著哥哥張國榮,站在林青霞身邊,氣場也完全沒有輸半分。
果然女孩子愛對了人,是會越活越漂亮的。
很多年之後,已是「鞏皇」的鞏俐再談起張藝謀,這樣形容他:「他是我的青春期教育,很多東西都是他給我的。」
是啊,他幾乎傾盡全力,讓她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金雞獎最佳女主,拿下金棕櫚、成為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演員,甚至登上了《時代周刊》…
風箏越飛越遠了…
記得有一檔綜藝裡,陳昇給奶茶唱這首《風箏》,她一下子哭了:我就是你手裡的風箏,只要你拉一拉線我就回來了。
陳昇搖了搖頭。換成張藝謀,他也會搖頭的。
因為他不只愛她,更懂她。因為懂她,所以他不忍心讓她折戟沉沙,自毀前程,最終變成一個做飯生子的家庭主婦。他不允許她的才華,有一絲一毫的浪費。
所以快30歲那年,鞏俐向張藝謀要一個婚姻,張藝謀沒給。之後鞏俐像所有受了委屈的小女孩,賭氣地嫁給了一個商人。
畢竟在那個年紀,我們對愛的理解都那麼淺顯。我們以為,愛,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和一堆孩子,但其實,「愛是想要觸碰卻又縮回手。」
30歲之後,看清了婚姻
鞏俐和黃和祥之間,有過一場13年的婚姻。13年,足夠讓人在冷暖自知裡認清婚姻的真相。
他是新加坡煙草大王、公司總裁,這場感情裡,注定缺少的不是錢,而是其他。
結婚之後,鞏俐就淡出了熒幕,沉溺在一個安穩、尋常的家庭裡。30歲渴求的安全感有了,婚姻有了,家也有了。世俗意義上,一個女人該有的一切都有了。
可這樣真的會開心嗎?縱然富足如鞏俐這樣的婚姻,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事業,更何況千千萬萬如你如我的普通女性。
別忘了,她曾經多熱愛表演。
拍《紅高粱》的時候,在高密住了兩個月,每天練習挑水把肩膀都磨出泡來。
拍《藝伎回憶錄》,每天練習扔扇子幾千下。自己都說最後有些上癮了。
拍《歸來》,她為了演好一個失憶老人,到養老院跟失憶病人住了兩個月。
如果沒有結婚,是不是很多女性都能取得比今天更厲害的成就?而如今在小區轉轉,那些阿姨們經常誇耀的就是自己的老公、兒子。
除了犧牲,還有孤獨。是啊,有時候兩個人無話可說,是比一個人更悲哀的。
離婚時,黃和祥對記者說,兩個人沒有爭吵,只是聚少離多。我想換個表達,是沒什麼話說了吧。
原來再有錢、再有名氣的婚姻,其實說白了就是兩個人相處,就是體諒和理解啊。
50歲,婚姻可有可無
30歲之前,浪費愛情;30歲之後,認清婚姻。而到了50歲,錐心徹骨地愛而不得過,大徹大悟地經歷過,見過了天地、眾生之後,她最後才見了自己。
見自己,其實就是坦然地面對內心。
談一場戀愛,只為去愛,不問結局、不問婚姻、不問結果。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過參禪的三重境界,剛好對應了傳說中,鞏俐的三次落淚。
第一次是剛和張藝謀分手,在戛納電影節上重逢。記者問從此兩個人還有沒有合作。張藝謀沉默不語,鞏俐淚如雨下。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二次,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發布會上,彼時兩人分手十一年再合作。張藝謀說,他曾許願,一定要讓鞏俐演一次女皇。她聽完一下子哭了。
隔了這麼久的歲月,終於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次,是在電影《歸來》的發布會。那時所有人都在唱衰張藝謀才盡了。她像當年他扶持她一樣,傾盡全力去演,在現場,看到他的瞬間,哭成了淚人...
那時她心中,一定五味雜陳,但最後歲月把一切都沉澱成了友情。
彼此非常知己知彼的好朋友。
嗯,過盡千帆,最後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蘇軾有一首《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遇到張藝謀,是鞏俐的一場劫難,也或者說,是一場歷練吧。
總有這麼一個男人,讓你瘋狂、讓你心碎、讓你負氣離開,卻也最終讓你幡然醒悟,學會了到底應該怎麼去愛。
如今的張藝謀,娶了一個平淡女人為妻。而鞏俐早就在疼痛裡修煉出了淡然。
這樣的結局算遺憾嗎?或許所有感情裡的遺憾都可以換個詞,「成全」。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https://www.toutiao.com/a66113962131136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