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觀看數:638 人
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
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
一個人的格局大小與否,很難定義,
但是一個人是否擁有廣闊胸襟,
卻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人影響很大。
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就會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你可以烙出大餅來,
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
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
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
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
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
有一個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討,
對路上衣著光鮮的人毫無感覺,
卻嫉妒比自己乞討得多的乞丐,
那這個人的一生,
想必也只能當個乞丐了。
一個人的發展往往 受侷限,
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
為其所限。
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
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
大格局,即以大視角切入人生,
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
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
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在人與人的對弈中,
棄卒保車、飛象跳馬等種種步數,
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
棋局的贏家往往是那些
有著先予後取的度量、
統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
而決勝千里的策略與氣勢的棋手。
在今天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世界裡,
我們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但有一點最重要,
就是盡量醞釀一種「大胸懷」。
為什麼別人會有大格局?
有的人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也有人說,欲為大樹,莫與草爭;
有人說,大格局就是大胸懷;
還有人說,大格局就是看得遠。
似乎,都有道理。
雖說,一個人是否有作為,
後天的努力占了很大的部分。
但是,先天性的環境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
試想,如果你從小生活在資源匱乏的環境,
眼界往往不夠開闊,
總是為基本的生活而操勞,哪來格局。
但是,
即便是有的人生活在資源充沛的環境,
也見過大市面,也並不一定有大格局。
而我們大部分人,
其實總體生活的環境本質差異並非太大。
如果真去計較,
恐怕這個問題也是難以解決了。
所以,在這裡先拋開環境因素,
格局是由眼光、胸襟、
膽識、心理要素等決定的。
眼光是指在某一時刻,
對某領域趨勢準確預測的能力。
而對於未來的準確預測,
亦是在堅持看清本質的原則之上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
知道什麼可為和不可為。
人的胸懷很有意思,
有大的追求、大的願望,
就會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
大的視野、大的寬容,
這就叫大胸懷吧。
如果你的想法是追求一個具體的、
很小的事情,
你得不到它會很生氣;
如果你想要的是別人沒有的,
是很大的東西,很遠的東西,
你就會變得能夠理解很多,包容很多,
能夠承受痛苦,
劉邦和項羽,從軍事領導力上看,
項羽遠勝於劉邦,鉅鹿之戰,
破釜沉舟是何等氣概;
從兵力配置上看,
項羽手下強將如云,
整體實力也優於劉邦;
從智囊團上看,
兩者各有張良范增,也不分伯仲。
所以若綜合三方面而言,
項羽的楚軍是遠遠強過劉邦的漢軍的,
但為什麼最後自刎烏江的不是劉邦,
而偏偏是項羽呢?
劉邦自己說過
「我文不過蕭何、治國不如張良、
行軍布陣不如韓信,
但三人皆為我所用」。
再看看項羽,
手下縱有范增、英布這樣的文臣武將,
但最終還是一敗塗地。
只因他不像劉邦那樣胸懷廣闊,
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剛愎自用,
范增屢次進諫,
但最後還是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
最為嚴重的是他竟對已繳械投降的
近三十萬秦軍實行坑殺,
使他的威信聲譽瞬間被葬送。
曾有企業家這樣說,
「如果是現在把我歸零,
我仍然可以再來一次」。
行軍作戰需要膽識,
成功創業更需要膽識,
只有想法卻不敢去實現終究不會成功,
莽撞行事也只會導致失敗,
有勇有謀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投資者,不做投資的時候,
看到別人賺錢,總是在想:
有什麼賺錢的好項目呢?
真的到做投資的時候,
每個人都是抱著必賺的心理,
所以一旦遇到虧損,
與原來的期望不一致時,
難免就心態出問題!
然後會出現各種狀況。
我說的只是一種現象,
如果將其放大,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臨未來的預期
何曾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投資行為。
擁有大格局者
有開闊的心胸
沒有因環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
更沒有因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
擁有小格局者
往往會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
因為一點小的挫折就一籌莫展
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是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所以說,格局真的決定人生層次。
一個人有多大的格局才有多大的胸襟。
格局是一種眼界,是一種大情懷,
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站在高處,
整座城市不過就是幾座樓房,
在飛機上從云端俯瞰城市,
城市也就變成了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