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人都要懂的,20條家庭急救常識】
 

觀看數:895 人

人人都要懂的,20條家庭急救常識

 


【人人都要懂的,20條家庭急救常識】 觀看數:895 人

 

spacer.gif14862323272286.jpg

●一、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

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後在水龍頭下沖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絕對禁止:

不能揉眼睛,無論多麼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並導致感染。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麼務必立即就醫,請醫生來處理。

▼亮警報:

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

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後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藉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二、扭傷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於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

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盡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

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絕對禁止:

不能隨意活動受傷的關節,否則容易造成韌帶撕裂,恢復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亮警報:

如果經過幾日的自我治療和休息之後,患處仍舊疼痛且行動不便,那麼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斷裂,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於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

▼急救辦法:

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樑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如果有條件的話,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樑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絕對禁止:

用力將頭向後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里,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亮警報:

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於醫生。

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於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癥狀,那麼也務必去醫院診治

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蕩或是重創。

●四、燙傷

▼燙傷分為三級:

一級燙傷會造成皮膚髮紅有刺痛感

二級燙傷發生後會看到明顯的水泡

三級燙傷則會導致皮膚破潰變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急救辦法:

一旦發生燙傷後,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沖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

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傷者應該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中

可以將紗布或是繃帶鬆鬆地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絕對禁止:

不能採用冰敷的方式治療燙傷,冰會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導致傷口惡化。

不要弄破水泡,否則會留下疤痕。

也不要隨便將抗生素藥膏或油脂塗抹在傷口處,這些黏糊糊的物質很容易沾染髒東西。

▼亮警報:

三級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務必到醫院就醫。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

二級燙傷如果面積大於手掌的話,患者也應去醫院看看,專業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五、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發生,喝水嗆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

窒息發生時,患者不會有強烈的咳嗽,不能說話或是呼吸,臉會短時間內變成紅色或青紫色。

▼急救辦法:

首先要迅速叫救護車。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需要採取以下措施:讓患者身體前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後背兩肩中間的位置。

如果不奏效,那麼需要站在患者身後,用拳頭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隻手握住那個拳頭,上下用力推進推出五次,幫助患者呼吸。

患者也可以採取這樣的自救措施:將自己的腹部抵在一個硬質的物體上,比如廚房檯面,然後用力擠壓腹部,讓卡在喉嚨里的東西彈出來。

▼絕對禁止:

不要給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報:

只要窒息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六、中毒

發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於誤食清潔、洗滌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殺蟲劑攝入。

▼急救辦法:

如果患者已經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並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麼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絕對禁止:

直到癥狀出現才叫救護車往往會延誤治療時間。

在等待救助過程中,不要給患者吃喝任何東西,也不要企圖幫助患者催吐

因為有些有毒物質在被吐出來的過程中可能會傷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報:

只要中毒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七、頭部「遇襲」

頭骨本身非常堅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會造成頭骨損傷。

倘若外力過於猛烈,則頸部、背部、頭部的脆弱血管就成為了「犧牲品」。

▼急救辦法:

如果你的頭上起了個包,那麼用冰袋敷患處可以減輕水腫。

如果被砸傷後頭部開始流血,處置方式和被割傷的方式一樣,即用乾淨毛巾按壓傷口止血,然後去醫院縫合傷口,並檢查是否有內傷。

如果被砸傷者昏厥,那麼需要叫救護車速送醫院,一刻也不能耽擱。

▼絕對禁止:

不要讓傷者一個人入睡。

在被砸傷的24小時之內,一定要有人陪伴傷者

如果傷者入睡,那麼每三個小時就要叫醒傷者一次,並讓傷者回答幾個簡單問題,以確保傷者沒有昏迷,沒有顱內傷,比如腦震蕩。

▼亮警報:

當傷者出現驚厥、頭暈、嘔吐、噁心或行為有明顯異常時,需要馬上入院就醫。

●八、炸傷

1.如果炸傷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亂沖洗,最多滴入適量消炎眼藥水,並平躺,撥打120或急送有條件的醫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傷流血,應迅速用雙手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雲南白藥粉或三七粉可以灑上止血。

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則應用橡皮帶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醫院清創處理。但捆紮帶每15分鐘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壞死。

●九、手指切傷

1.如果出血較少且傷勢並不嚴重,可在清洗之後,以創可貼覆於傷口。不主張在傷口上塗抹紅藥水或止血粉之類的藥物,只要保持傷口乾凈即可。

2.若傷口大且出血不止,應先止住流血,然後立刻趕往醫院。

3.具體止血方法是:

傷口處用乾淨紗布包紮,捏住手指根部兩側並且高舉過心臟,因為此處的血管是分佈在左右兩側的,採取這種手勢能有效止住出血。

使用橡皮止血帶效果會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鐘必須將止血帶放鬆幾分鐘,否則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壞死。

●十、腦溢血

▼急救口訣:頭向側轉

▼典型癥狀: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由於氣溫驟降或情緒激動,突然發生口齒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屬要剋制感情,切勿為了弄醒病人而大聲叫喊或猛烈搖動昏迷者,否則只會使病情迅速惡化。

2.將病人平卧於床,由於腦壓升高,此類患者極易發生噴射性嘔吐,如不及時清除嘔吐物,可能導致腦溢血昏迷者因嘔吐物堵塞氣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頭必須轉向一側,這樣嘔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屬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腦壓。

●十一、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是因攝入過多含乙醇(酒精)飲料引起中樞神經先興奮後抑制的失常狀態。一般可自愈,極少數嚴重者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瀕危狀態昏迷不醒,頻繁抽搐,呼吸淺慢,心率減慢,心搏無力,血壓下降。呼吸心跳不規律,以致呼吸心跳停止。

▼急救措施:

對輕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繼續飲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馬蹄、西瓜之類的水果給他解酒

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辦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嘔吐反射,將酒等胃內容物儘快嘔吐出來(對於已出現昏睡的患者不適宜用此方法),然後要安排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

觀察呼吸和脈搏的情況,如無特別,一覺醒來即可自行康復。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後,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燥的現象,則應馬上送醫院救治。

嚴重的急性酒精中毒,會出現煩燥、昏睡、脫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癥狀,應該從速送醫院急救。注意:用咖啡和濃茶解酒不合適

●十二、失血性休克

▼急救口訣:嚴密觀察,防止失血。

▼典型癥狀:因意外事故而導致大量失血,血壓為零。

1.對於休克病人一定要注意,在用擔架抬往救治處時,病人的頭部應靠近後面的抬擔架者,這樣便於對休克者隨時密切觀察,以應對病情惡化。

2.在將病人送往醫院的途中,病人頭部的朝嚮應與載他的交通工具(救護車、飛機等等)前進的方向相反,以免由於加速作用導致病人腦部進一步失血。

3.如休克者是大月份孕婦,應讓她取側卧位,否則胎兒以及巨大的子宮會壓迫血管,致使回心血量減少,加重休克。

●十三、燙傷

1.用冷水局部降溫10分鐘。

2.用一塊乾淨、潮濕的敷料覆蓋。

3.傷處腫脹時,去掉手錶、手鐲、戒指等,將敷料輕輕固定包紮,注意不要太緊。

4.於傷處對側系往繃帶。

●十四、燒傷處理

1.若燒燒處皮膚尚完整,應儘快局部降溫。如將其置於水龍頭下沖洗約10分鐘。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並減少一步損害。

2.用一塊鬆軟潮濕、最好是消毒的墊子包紮傷處。注意不要太緊。

3.若皮膚已被燒壞,用一塊乾淨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

●十五、胃穿孔

▼急救口訣:朝左側卧。

▼典型癥狀:胃潰瘍患者,突然發生無法忍受的劇烈腹痛,且腹部發硬發脹,即極有可能突發胃穿孔。

春節期間由於情緒波動或暴飲暴食之後,胃潰瘍患者很容易並發胃穿孔,一旦發生上述癥狀,應立即考慮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捂著肚子亂打滾,應朝左側卧於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於胃部右側。朝左卧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進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劇。

2.如果醫護人員無法及時到達,但現場又有些簡單醫療設備,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體方法:將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嚨處,邊哈氣邊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後用針筒抽出胃裡的東西,這樣能減輕腹腔的感染程度,為病人贏得治療時間,記住此時病人也必須朝左側卧。

●十六、魚刺卡嗓

1.實行腹部擠壓(如病人懷孕或過肥胖,則實施胸部壓擠)。如患者無法站立,將其平放在堅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擠五次,再檢查有無將異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異物時,只在看得到異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十七、煤氣中毒

輕度中毒時,病人感頭暈、乏力、噁心、嘔吐、面色蒼白。

中毒嚴重,會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昏迷。

▼急救法:

立即打開門窗,把病人移到空氣流通處,解開病人衣扣使呼吸流暢,注意保暖防受涼形成肺炎。輕度中毒,可給他喝熱茶,作深呼吸,迅速送醫院搶救。

●十八、木刺

注意有無木刺殘留在傷口裡,由於木刺等殘留就有可能使傷口化膿,被刺傷的傷口往往又深又窄,更有利於破傷風細菌的侵入繁殖和感染,故必須取出異物,消除隱患。

手指被扎進木刺後,如果確實已將木刺完整拔出,可再輕輕擠壓傷口,把傷口內的瘀血擠出來,以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然後碘酒消毒傷口的周圍一次,再用酒精塗擦2次,用消毒紗布包紮好。

如果傷口內留有木刺,在消毒傷口周圍後,可用經過火燒或酒精塗擦消毒的鑷子設法將木刺完整地拔出來。

如果木刺外露部分很短,鑷子無法夾住時,可用消毒過的針挑開傷外的外皮,適當擴大傷口,使木刺盡量外露,然後用鑷子夾住木刺輕輕向外拔出,將傷口再消毒一遍後用乾淨紗布包紮

為預防傷口發炎,最好服新諾明2片,每日2次,連服3-5天。若木刺刺進指甲里時,應到醫院裡,由醫師先將指甲剪成V形再拔出木刺。

切記!深的木刺刺傷後,都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以防萬一。

●十九、指甲受挫

1.指甲被擠掉時,最重要的是防止細菌感染。應急處理時,道先把擠掉指甲的手指,用紗布、繃帶包紮固定,再用冷袋冷敷。然後把傷肢抬高,立即去醫院。

2.指甲縫破裂出血,可用蜂蜜對一半溫開水,攪勻,每天抹幾次,就可逐漸治癒。如果指甲破裂者是球類運動員,在治療期間,如果需要繼續打球,在打球之前,一定要用橡皮膏將手指末節包2-3層,加以保護,打完球後立即去掉,以免引起感染。

3.如果因外傷引起甲床下出血,血液未流出,使甲床根部隆起,疼痛難忍不能入睡時,可在近指甲根部用燒紅的縫衣針扎一小孔,將積血排出,消毒後加壓包紮指甲。

●二十、心臟驟停

心跳驟停提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

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若呼喚病人無回應,壓眶上、眶下無反應,即可確定病人已處於昏迷狀態。

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心前區聽不到心跳聲,可判定病有已有心跳驟停。

▼急救措施:

心臟驟停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千萬不要坐等救護車到來再送醫院救治。要當機立斷採取以下急救措施進行心肺復甦。

1.叩擊心前區:一手託病人頸後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額向後稍推,使下頜上翹,頭部後仰,有利於通氣。

2.用拳頭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離胸壁20~30厘米處,突然、迅速地捶擊一次。若無反應,當即做胸外心臟按壓。讓病人背墊一塊硬板,同時做口對口人工呼吸。

3.觀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縮小(是最靈敏、最有意義的生命徵象),顏面、口唇轉紅潤,說明搶救有效。

4.針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勞宮穴、足心湧泉穴,起到搶救作用。

5.迅速掏出咽部嘔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6.頭敷冰袋降溫。

7.急送醫院救治。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人人都要懂的,20條家庭急救常識】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