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教育不可忽略的6個“大於號”,想知道都是什麼嗎? 觀看數:617 人
回想一下,幾年前,當孩子剛出生時,我們內心是多麼喜悅和驕傲啊。可是,為什麼僅僅幾年之後,心頭肉就變成了心頭刺,無比開心變成了無盡鬧心。不懂得孩子,就培養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連老母雞都會做!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在教育引導孩子的過程中,這6個“大於號”是萬萬不可忽略的!
一、興趣大於學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二、狀態大於能力
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聲音、動作、食欲全變了,而一旦恢復,又神清氣爽,理想的雲帆又高懸起來,這就是狀態。能力也重要,如何出色地發揮能力才重要啊!孩子狀態好,比什麼都重要,一好百好。
許多兒童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天真靈氣,活潑、浪漫、歡笑在他們身上已不復在在。作業本前磨蹭,奧數班上瞌睡,鋼琴課上發呆,現在的中小學生三分之一以上厭學,是他們智力不行嗎?不,是他們根本就不在學習的狀態!嘮叨、逼迫、打罵、諷刺、父母之間的爭吵早讓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發揮,完全是一種病態。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三、品德大於分數
古代傳統的教育,“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首當其衝就是成人,一切從修身開始,這是人生最低目標。能力、專業、學識主要是幫助我們解決做事的問題,但不解決做人的問題。人格中個體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愛勞動,社會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申為博愛。我們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費的東西了,於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價值,最終人生沒了價值。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四、空間大於智商
現在的孩子有“三大三小”: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的空間越來越小;住房的面積越來越大,心靈的容積越來越小;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的動力越來越小。人生活在自然空間裡,我們的成長就是對空間的進軍,我們又生活在心靈空間裡,我們的成長還是精神體驗的擴大,這兩大空間的拓展才能支撐起一個人真正健康地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其實就是拓展空間和處理空間的一個過程,如果孩子在這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練,它靠什麼打未來?有著和諧寬鬆氛圍家庭的孩子則喜歡冒險、主動,並能與別人打成一片,他們很容易獲取成就與幸福人生。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健康成長。
五、感受大於說教
當今許多父母很難忘卻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們把孩子當孩子看,孩子是需要管束的對象;把孩子當學習機器看,是需要填鴨的對象,但往往不會把孩子當成人看,他們是需要尊重的對象。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六、習慣大於神童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簡單地只說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一點也不錯,德育就是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許多父母為孩子做好一切:大到做飯、洗衣、接送上學,小到系鞋帶、削鉛筆、剝蛋殼,孩子除了形成依賴的習慣,沒有自我鍛煉的機會。
有些父母想培養孩子預習、複習、作筆記、按時做作業的習慣,但自身文化不高而力不從心。有些父母要求太高,有些父母一味說教,有些父母自身惡習太多,都導致習慣培養的失敗。習慣意味著意志力、自我控制力、效率,優秀是一種習慣。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優秀的話,那麼就變“神童情結”為“習慣情結”: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