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年老時不被孩子嫌,請把這十條「切記」裝進心裡並好好消化......
一、要切記 年輕人憑力氣搶先佔優,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給你讓個座,那一定要記著說聲「謝謝」,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時代畢竟不同了,你吃過的野菜,現在變成了高檔佳肴;你墾荒造田,現在成了破壞生態。 當兵時煮皮帶充饑的故事,讓年輕人沒法理解,放到現在煮一根皮帶總沒有燉幾斤肉來得經濟。 因此,「想當年」的話題要適可而止,畢竟「當年」不如「當今」更實際。
如今都是「航海王」「七龍珠」年代了,你還在講「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那才叫做毀人不倦! 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要有「國策顧問」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錯位。 大事上表個態,聽不聽的別計較。子女徵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要主動追求個清閑自在。
千萬不要為這種事較真兒,拿自己去做比照。記住:抱怨多了會「兩敗俱傷」。 如果孩子真來看你,可千萬不要找理由強留著,孩子們「花時間」與「花錢」一樣,是用金子買光陰,能抽出一分鐘來看你就是好事。 如果不給孩子一個「花時間」的寬鬆環境,今後看你的次數只能越來越少。
但千萬別當著子女的面傾訴。理解不理解的要多些淡定,就當是為社會做了義工。 有些事兒不一定就能將心比心,「尊老愛幼」永遠都是把「愛幼」放在第一位,因為「朝陽」總比「夕陽」能讓人憧憬。 記住:「付出」是送給別人的東西,千萬不要想著再「補償」回來,那會讓所有人都不愉快。
其實,每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活法,原本沒有絕對的錯對。改變不了別人就試著變變自己,其實你自己也很難改變。 與其這樣,不如來個和平共處,淡然處之總比指手畫腳讓人喜歡。
雖然很多人都不缺錢兒,但咱要的就是那種坦然。記住: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享受和諧快樂也要掏銀子出本錢。 把數得過來的養老金花出學問可是一種智慧,「人死了錢沒花完」真不如生前開明大義些;把積蓄全花光了也不是個辦法,畢竟「人沒死錢先沒了」會更悲哀。
這年頭世界都變成了地球村,國與國、人與人的關聯更加緊密,別因為自己的邋遢影響了家庭的生態。 要知道你的衛生、你的穿戴不是你自己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和子女的臉面。你不在乎不行,因為有太多的人在乎。
當下留存東西不能看有用沒用,要看常用不常用。不常用的東西,真用的時候不一定記得起,記得起也不一定找得到,所以還是早早處理掉的好。 大件的東西得趕快更新,說不定以後花錢攆它走都不容易。家裡的東西究竟是多是少,先看看你家的「踢腳線」能露出多少就立馬知道。
小家庭的日子就像私家的車,雖然都在一條路上面跑,但沒人願意去合夥拚車。老年人要練好的是自己的車,即使獨守長夜,也要勇敢地往前走。 廣交朋友、儲蓄友誼才是老年人應當儘早做的事情。當你不能再嬉戲走動時,依然可以給新朋老友打個電話,去交流喜歡的美好話題。 每個人都是從年少走到年輕再到年老走過來的,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所以不管處於哪個階段都應該將心比心,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571人都推薦這個。
|